-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鹌鹑(ān chú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小而可爱,不起眼。
鹑野(chún yě)的意思:
指 秦 地。 唐 骆宾王 《上吏部侍郎帝京篇》:“皇居帝里 崤函谷 ,鶉野 龙山 侯甸服。” 唐 石贯 《观农赋》:“晓出 凤城 ,疲道路之攸往;回瞻鶉野,知耕凿之斯崇。”参见“ 鶉首 ”。
软舆(ruǎn yú)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柔软,没有原则和立场。
三宫(sān gōng)的意思:指皇帝的后宫,泛指宫廷内的女子。
杏浆(xìng jiā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比喻感情深厚、亲密无间。
野雉(yě zhì)的意思:比喻在平凡中具备非凡的才华或品质。
游处(yóu chǔ)的意思:游处指的是旅游的地方或者游玩的场所。
整齐(zhěng qí)的意思:整齐指物体排列有序,没有杂乱和混乱的状态。
雉鸡(zhì jī)的意思:比喻自命不凡、自负自满的人。
- 翻译
- 第七次宴会排列得非常整齐,三位皇后出行乘坐着柔软的轿子。
新鲜的杏仁浆配上烤熊肉,再接着上的是鹌鹑和野雉鸡肉。
- 注释
- 第七筵:指第七次宴会。
排:排列。
极:非常。
整齐:有序、整洁。
三宫:指皇后们居住的宫殿。
游处:出行游玩。
软舆:轻便舒适的轿子。
杏浆:杏仁制作的饮料。
沃:浸泡、拌入。
烧熊肉:烧烤的熊肉。
更进:再继续上菜。
鹌鹑:一种小型鸟类,肉质细嫩。
野雉鸡:野生的雉鸡。
- 鉴赏
这段诗文是从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的《湖州歌九十八首》中摘录的第七十六首。诗中的意境与描绘颇为生动,展现了当时宫廷或上层社会宴饮游乐的情景。
“第七筵排极整齐”一句表明席次的安排井然有序,每个筵位都排列得非常整齐。这不仅体现出宴会的规格与气派,更透露出组织者的细心和对宴会氛围的重视。
“三宫游处软舆提”则描绘了贵族或皇室成员在园林中游乐的情景。软舆,通常是由侍从抬着的一种舒适的交通工具,用以承载尊贵之人。在这里,它象征着尊荣与悠闲。
“杏浆新沃烧熊肉”一句则描述了宴会上的美食。杏浆,即杏仁露,是一种常用于烹饪的调味品;而熊肉,在当时可能是一种珍贵的菜肴。这句诗展示了宴会上丰富的饮食文化和奢侈生活。
“更进鹌鹑野雉鸡”进一步描绘了筵席上的山珍海味。鹌鹑、野雉(野生的大型鸟类,如雉鸡)等皆为宴会上常见的佳肴。这一系列的美食描述,强调了宴会的丰盛与奢侈。
综观这段诗文,它通过对筵席、交通工具和菜肴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华丽与奢侈,更反映出一段时间内社会上层阶级的享乐文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声甘州.徐勤庄淞南老屋图
指江城北去是谁家,万绿绕筼筜。
看柴门日夕,潮催雁远,烟抱鸥凉。
定有高人倚瑟,秋梦落潇湘。
消受清閒福,诗味茶香。
此境应非尘世,但海声天色,无限苍茫。
问何时添种,八百旧田桑。
任西风、扬帆争险,让柳阴、眠月听渔榔。
真难得、杜陵遭乱,不坏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