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焦主簿挽诗·其二》
《焦主簿挽诗·其二》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悯物由天性能官不假威。

重为百里佐,遽作九原归。

瑟瑟悲风迥,荒荒零露稀。

惟馀凤毛在,五彩双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不假(bù jiǎ)的意思:不虚假,不假托,表示真实可信。

凤毛(fèng máo)的意思:形容珍贵贵重的物品或事物。

荒荒(huāng huāng)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丛生繁密的样子。

假威(jiǎ wēi)的意思:假装威严或虚张声势。

九原(jiǔ yuán)的意思:指九个原始的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状态。

零露(líng lù)的意思:指早晨露水未干,形容时间很早。

能官(néng guān)的意思:指能够担任官职,有才干的人。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双飞(shuāng fēi)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飞行,也可以指两个或多个人一起成功或失败。

天性(tiān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本性、天赋的性格特点和倾向。

五彩(wǔ cǎi)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彩,美丽绚烂。

鉴赏

这首挽诗《焦主簿挽诗(其二)》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通过对逝者焦主簿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悲痛与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首句“悯物由天性”,开篇即点出诗人对万物的怜悯之心源自于其天性,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接着,“能官不假威”一句,赞扬了焦主簿作为官员的能力与品德,强调其治理地方的能力并非依靠权势,而是凭借自身的才能与公正,展现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重为百里佐,遽作九原归。”这两句描绘了焦主簿在百里之地担任辅佐之职,却突然离世,前往九泉之下的场景,表达了对焦主簿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其中,“九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地下世界,常用来指代死亡或墓地,此处借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

“瑟瑟悲风迥,荒荒零露稀。”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哀伤的氛围。瑟瑟的悲风与稀疏的露珠,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暗喻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进一步加深了对焦主簿早逝的悲痛之情。

最后,“惟馀凤毛在,五彩翙双飞。”这两句以凤凰比喻焦主簿,表达了对其才华与品德的赞美。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贵、纯洁和吉祥,这里的“凤毛”不仅指焦主簿的遗才,更是对其人格魅力的极高赞誉。同时,“五彩翙双飞”则形象地描绘了凤凰展翅高飞的场景,寓意着焦主簿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才华将如同凤凰一般,永远飞翔在人们的心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综上所述,《焦主簿挽诗(其二)》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三

西天四七,唐土二三。

天下老和尚,的的相承,不容眨眼,老德山因甚拆却佛殿。

(0)

大觉禅师祖雍长老请

中大仰毒,奋师子威。平生负重病,举世无良医。

向莲峰插一茎草,为少室发千钧机。

舌头无骨,额下生眉。

唤作开山即错,不唤作开山犹非,从教后代乱针锥。

(0)

颂一百则·其八

翠岩示徒,千古无对。关字相酬,失钱遭罪。

潦倒保福,抑扬难得。唠唠翠岩,分明是贼。

白圭无玷,谁辨真假。长庆相谙,眉毛生也。

(0)

颂一百则·其六十八

南山云,北山雨,四七二三面相睹。

新罗国里曾上堂,大唐国里未打鼓。

苦中乐,乐中苦,谁道黄金如粪土。

(0)

颂一百则·其四十八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数不足。

少林谩道付神光,卷衣又说归天竺。

天竺茫茫无处寻,夜来却对乳峰宿。

(0)

往复无间·其十

人定亥,六合茫茫谁不在。

长空有月自寻常,雾起云腾也奇怪。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