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馀清泰院,云藓旧岩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君(chéng jūn)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地位、水平、能力等达到或超过一定标准,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或事物。
道家(dào jiā)的意思: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学派之一,强调追求道的真理和自然的本质。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名教(míng jiào)的意思:名教是指有名望的教育家或名师的教诲。
三楚(sān chǔ)的意思:指愁苦、痛楚、辛酸,形容心情忧愁或痛苦不堪。
遂成(suì chéng)的意思:实现、完成
为乐(wéi lè)的意思:为了快乐或为了乐趣而做某事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异道(yì dào)的意思:指与主流观点或传统观念不同的道理或方法。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道家流(dào jiā liú)的意思:指道家思想或道家学派的流派、流派的传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隐士形象,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名教的超越与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首句“名教心为乐”,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快乐源自于对名教的理解与接纳,暗示了他对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的认同。接着,“逍遥志自求”则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决心,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凸显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遂成君子隐,初异道家流。”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选择,他最终成为了君子般的隐士,与道家有所不同,可能意味着他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也保留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风月闲三楚,巾裳付一丘。”这里以自然景色的闲适来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暗示了他将日常琐事和世俗束缚都抛诸脑后,只专注于心灵的修养与自然的亲近。“巾裳付一丘”更是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将世俗的衣物与身份象征置之度外,完全融入自然的状态。
最后,“空馀清泰院,云藓旧岩秋。”这两句收束全诗,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充满自然美的场景,清泰院中或许隐藏着诗人的精神避难所,而“云藓旧岩秋”则以秋天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强调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追求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社会规范到个人内心世界的转变过程,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与自由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邵横庵之秦中
五月火云烧幽州,大风驱之云不流。
昨夜雨来不盈掌,山鬼叫啸农为愁。
远闻秦中黑霜下,化作??飞满野。
秦人瘠畏越人视,君今西去胡为者?
道是终南山色佳,四时众壑鸣风雷。
莲花百丈青到眼,骑龙直上升仙台。
君家昔人东陵老,种瓜却解尘缨早。
我欲随君问故侯,何由共踏青门道。
冬日田家二首·其一
北风夜来息,茅宇觉微暖。
比邻机杼鸣,平畴麦叶短。
初日聚童稚,坐卧杂鸡犬。
屋梁悬众耜,寂寞岁事晚。
石寒溪流激,雪霁烧痕浅。
疏林不隔烟,冬野能见远。
飞鸿顾前渚,饥乌噪空坂。
长啸登东皋,暮逐樵声返。
悯荒二首·其一
寇祸烈兹土,举目无故观。
百里一空城,蓬蒿郁相蟠。
村妪土中出,肘肉伤雕残。
生长不识布,石灰暖我寒。
匍匐向前途,力尽酸肺肝。
苦菜萌已晚,采之不能餐。
撤屋备朝薪,露处难久安。
边境既流离,内地何由完。
宸聪听还卑,讨论穷众端。
减赋息长徭,万方用腾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