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拨菱花动,鸥冲桂桨飞。
下溪逢浣女,面水缉荷衣。
这首《泛舟》描绘了一幅夏日泛舟于水上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水面上的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
首句“汀洲暑气微”,点明了地点和季节,汀洲上暑气微薄,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氛围。接着,“烟艇泛晴晖”一句,将读者带入到泛舟的情境中,晴空下的小船在水面轻轻荡漾,阳光映照,一片祥和。
“鱼拨菱花动,鸥冲桂桨飞”两句,通过动态的描写,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鱼儿轻拨菱花,激起涟漪;鸥鸟追逐小船,翅膀掠过水面,形成一幅和谐共处的画面。
“下溪逢浣女,面水缉荷衣”描绘了水边浣洗的女子,她们在水中洗涤衣物,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一场景既展现了劳动的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最后,“相见时相问,郎今何处归”两句,引入了情感的元素,通过泛舟者与浣女之间的互动,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的融入,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既有自然之美的展现,也有情感的流露。
整体而言,《泛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融入,展现了夏日水乡的宁静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我昔慕幽赏,山水纵奇观。
朝挥海客棹,暮宿山霞关。
武夷群峰白云端,幔亭玉女非人间。
层峦叠嶂去何极,空际轩翥如腾鸾。
双溪夹出绕明镜,百步九折鸣飞湍。
就中紫芝一峰峭,恍惚溪上凝烟鬟。
深林瑶草昼可拾,山人笙鹤无时閒。
紫芝之山不可攀,须知圣世非商颜。
祇应吐祥产奇瑞,煌煌三秀被林峦。
何人卜居此山下,康成子孙世文雅。
朵朵芙蓉镜底青,淙淙瀑布屏间泻。
山寂寂兮山房幽,兰膏烟帐夜埋头。
经史纵横一万卷,天地上下三千秋。
閒寻方外屐,笑掬涧底流。
采芳结瑶佩,濯足歌远游。
苍生海内望安石,谢公不得东山留。
一朝束书谢丘壑,啸咤风雷起寥廓。
石床松月为谁明,清夜徒闻吊猿鹤。
南宫作赋安足奇,大廷对策裨衮衣。
才高万乘屡回顾,承明出入生光辉。
玉骢曾锡天间骑,节钺重烦大藩寄。
小吏兰台识马周,居人渤海怀龚遂。
胜槩相看无处无,烟萝不似故园居。
瞻云几动亲闱念,归思空因托鲤鱼。
尔来中朝属耆旧,廊庙端严亸章绶。
廷尉人传天下平,秩宗名在当时右。
当时之名信可称,回望故山山更青。
晋公绿野久寂寞,白傅匡庐未足荣。
秖今八荒歌太平,三台位列中天明。
功成早晚拂衣去,仙舟九曲能相迎。
此时君当倒却建溪绿,我亦为君歌一曲。
何必相携茹紫芝,四海清风缅高躅。
《紫芝山房歌为郑尚书赋》【明·王称】我昔慕幽赏,山水纵奇观。朝挥海客棹,暮宿山霞关。武夷群峰白云端,幔亭玉女非人间。层峦叠嶂去何极,空际轩翥如腾鸾。双溪夹出绕明镜,百步九折鸣飞湍。就中紫芝一峰峭,恍惚溪上凝烟鬟。深林瑶草昼可拾,山人笙鹤无时閒。紫芝之山不可攀,须知圣世非商颜。祇应吐祥产奇瑞,煌煌三秀被林峦。何人卜居此山下,康成子孙世文雅。朵朵芙蓉镜底青,淙淙瀑布屏间泻。山寂寂兮山房幽,兰膏烟帐夜埋头。经史纵横一万卷,天地上下三千秋。閒寻方外屐,笑掬涧底流。采芳结瑶佩,濯足歌远游。苍生海内望安石,谢公不得东山留。一朝束书谢丘壑,啸咤风雷起寥廓。石床松月为谁明,清夜徒闻吊猿鹤。南宫作赋安足奇,大廷对策裨衮衣。才高万乘屡回顾,承明出入生光辉。玉骢曾锡天间骑,节钺重烦大藩寄。小吏兰台识马周,居人渤海怀龚遂。胜槩相看无处无,烟萝不似故园居。瞻云几动亲闱念,归思空因托鲤鱼。尔来中朝属耆旧,廊庙端严亸章绶。廷尉人传天下平,秩宗名在当时右。当时之名信可称,回望故山山更青。晋公绿野久寂寞,白傅匡庐未足荣。秖今八荒歌太平,三台位列中天明。功成早晚拂衣去,仙舟九曲能相迎。此时君当倒却建溪绿,我亦为君歌一曲。何必相携茹紫芝,四海清风缅高躅。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167c6c97320d00748.html
秋临万象空,良夜寂如水。
了然东山月,照影清尊里。
尘踪厌汨没,缅此方悠然。
况有仙坛高,俯瞰区中缘。
坐授紫霞笙,啸引琪林鹤。
参差斗未横,零落露已薄。
朋簪谐夙驩,佳期感二难。
中思拂衣去,永卧烟霞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