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衡州的地貌特色与自然景观,充满了浓厚的地域风情和人文气息。
首句“衡州地势曲如弓”,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衡州独特的地理形态,如同一张弯曲的弓,暗示了这里山川的蜿蜒曲折之美。接着,“一道蒸湘射碧空”则进一步展现了衡州的水系特点,蒸湘河如同一条银线,直射碧蓝的天空,既表现了河流的清澈与活力,也寓意着衡州与天空的紧密联系,展现出一种灵动与生机。
“岳影远随湘水去”一句,将视线从地面延伸至远方,描绘了山岳倒映在湘水中的景象,山岳的影子随着水流缓缓移动,仿佛与湘水一同流向远方,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意境。最后,“人湖分作万芙蓉”则将视角转向湖面,湖面上绽放着千百朵芙蓉花,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美丽,同时也寓意着人们的生活如同这美丽的花朵一般,充满生机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衡州山水的壮丽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蕴含了对生活美好愿景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对家乡深沉的情感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昼锦行送陈福公判信州
汉家麟阁多王侯,冠佩相望经几秋。
昼锦声名两荣耀,惟有信州如相州。
国南门头折杨柳,借问江津垂白叟。
住在行都四十年,曾见归舟似公否。
人言公与赤松期,飙车羽轮来何时。
云出云归俱是道,苦学赤松还未妙。
君不见补陀大士海复山,随喜却来观世间。
大雨宿仰山翌旦骤霁混融云无乃开仰山之云乎出山道中作此寄混融
谁开大仰云,此岂吾力及。
日光千丈毫,弹指众峰立。
衡山捲阴气,海市发冬蛰。
韩苏两枯鱼,出语自濡湿。
人厄与天穷,底用苦封执。
但喜拄杖俊,仍欣芒屩涩。
向来三尺泥,有足似羁絷。
龙渊古桥皴,獭径寒溜泣。
春浅山容瘦,风饕涧声急。
一箪寄前村,野蔌旋收拾。
猫头髡笋尖,雀舌剥茶粒。
土毛冠江西,斗酒况可挹。
聊同一笑粲,缓赋百忧集。
明月谣
明月在天西,初如玉钩微。
一夕增一分,堂堂有馀辉。
不掩五星耀,不碍浮云飞。
徘徊河汉间,秀色若可餐。
清风起丛桂,白露生阶兰。
高楼望君时,为君拂金徽。
奏以尧舜音,此音天与稀。
明月或可闻,顾我亦依依。
月有万古光,人有万古心。
此心良可歌,凭月为知音。
和谢希深学士见寄
天地久开泰,过言防结括。
谁怜多出处,自省有本末。
心焉介如石,可裂不可夺。
尽室得江行,君恩与全活。
回头谏诤路,尚愿无壅遏。
岂独世所非,千载成迂阔。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阁
僧阁倚寒竹,幽襟聊一开。
清风曾未足,明月可重来。
晚意烟垂草,秋姿露滴苔。
佳宾何以伫,云瑟与霞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