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十二》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十二》全文
宋 / 释绍昙   形式: 偈颂

地僻云深,秋高境寂。堂户凄凉无人面壁

虽然,净地上谁肯狼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地上(dì shàng)的意思:指在地面上,表示事物存在于地面上或发生在地面上。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面壁(miàn bì)的意思:指被迫退隐或受到严厉惩罚,不能再参与社会活动。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人面(rén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美丽动人,如花一般的容貌。

谁肯(shuí kěn)的意思:表示对于某种行为或事情,没有人愿意或敢于去做。

虽然(suī rán)的意思:表示尽管有一定的限制或困难,但仍然承认或接受事实。

堂户(táng hù)的意思:指家庭富裕、显赫,门第高贵。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略带寂寥的秋日景象。"地僻云深"四字,展现了环境的偏远和云雾缭绕,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的偏僻与自然的深远。"秋高境寂"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凉爽和四周的宁静,给人一种空旷而清冷的感觉。

"堂户凄凉,无人面壁"两句,通过描绘房屋的冷清和无人问津,流露出一种孤独和落寞的情绪。"凄凉"一词,不仅写出了环境的冷清,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无人面壁"可能象征着诗人独自沉思或修行,但此刻却无人相伴。

最后的"虽然,净地上谁肯狼藉"表达了诗人对于环境清洁的珍视,同时也隐含了对世事纷扰的感慨。即使在如此宁静的地方,人们也不愿留下杂乱,反映出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态人情的洞察。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景寓情的禅意小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状态,传达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与超脱。

作者介绍

释绍昙
朝代:宋   字:希叟   生辰:?~一二九七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秋思十首·其一

朝来秋色高,西山有爽气。

开轩远相望,自得静中意。

那知宋玉悲,肯洒杨朱泪。

逍遥天地间,俯仰可无愧。

(0)

和陶渊明归田园六首·其四

寂灭乃可乐,纷华何足娱。

百年会有尽,富贵同邱墟。

不如早抽身,卜此山林居。

手植松与桂,青青三万株。

幅巾坐其下,萧散谁如吾。

衣食粗饱暖,身在即有馀。

归依金仙氏,妙契端不虚。

借问名利者,还有此乐无。

(0)

春词二十首·其十四

青鸟飞来动槛花,翠衿绀趾哢交加。

向人自解传消息,疑是来从阿母家。

(0)

平津晚望

春入沙阳花满林,七峰倒影碧沈沈。

饥鸢掠水盘旋久,戏鸭浮溪演漾深。

风景只添流落恨,烟光遥锁别离心。

浙西三月无消息,始信家书抵万金。

(0)

渡浙江

理棹适桐江,随潮过鱼浦。

山寒雪犹积,江迥月初吐。

御气凌烟霄,乘槎渡星渚。

空濛老龙吟,髣髴翠蛟舞。

境清人自愁,夜静气尤古。

独坐不成眠,霜晴听津鼓。

(0)

五盖山

紫盖修连延,五峰似随轩。

何如惠我民,飞雪遍冈原。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