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河朔(hé shuò)的意思:河朔是指河北和山西一带的地方。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孟津(mèng jīn)的意思:孟津是一个历史名词,指的是古代中国河南省洛阳市一带的津渡,也用来比喻艰难险阻的过程。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谈兵(tán b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经验或能力,却自以为是能够谈论或评论某种专业领域的事物。
王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领导者必须以公正、正义、宽容和富有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或者管理事务。
- 鉴赏
这首金代诗人密璹的《绝句》,以孟津的河水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对国家治理和政治理念的深思。
首句“孟津休道浊于泾”,孟津是黄河上的一个重要渡口,此处以孟津的河水与泾水相比,泾水在古代被认为较为清澈。诗人在此提出疑问,孟津的河水并非天然浑浊,而是环境与治理的结果。通过这一对比,暗示了河水的清澈与否,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的治理状态。
次句“若遇承平也敢清”,承平指的是国家安定、社会繁荣的时期。诗人在此表达了,即便是在和平盛世,河水也有可能变得清澈。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在一个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代里,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社会风气也会随之改善。
后两句“河朔几时桑柘底,只谈王道不谈兵”,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河朔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区,这里以桑柘(桑树和柘树)象征着农业生产和经济繁荣。诗人问何时才能让河朔地区的百姓如同桑柘一样,生活在富饶与和谐之中,不再需要谈论战争与武力。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渴望,以及对理想政治秩序的追求——一个以仁政、道德和教化为主导的社会,而不是依赖武力和战争来维持秩序。
整体而言,这首《绝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体现了其对社会进步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