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犹知有君,人胡不愧悚。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爱人(ài rén)的意思:指夫妻之间的相互爱戴、亲近的关系。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乘轩(chéng xuān)的意思:乘坐车辆或轿子。
供奉(gòng fèng)的意思:指对神佛、祖先等进行尊敬、供养。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愧悚(kuì sǒng)的意思:形容内心深感惭愧和恐惧。
授甲(shòu jiǎ)的意思:授予军官职位或军衔。
唐人(táng rén)的意思:指唐朝时期的人,也泛指古代中国人。
孙供奉(sūn gòng fè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对长辈的尊敬和侍奉之情。
- 注释
- 卫人:指卫国的人民。
乘轩宠:指受到高官厚禄的待遇。
爱人:指爱护人。
禽:这里指鹤,古代常用来比喻高官。
士固:本来就是。
朝梁:投奔梁国。
孙供奉:具体人物,可能是侍奉某人的官员。
兽犹知:野兽尚且知道。
君:君主。
胡:怎么。
愧悚:感到羞愧和惊恐。
- 翻译
- 卫国人即将被武装,鹤却享受着高官的恩宠。
比起人来,爱鸟更胜过爱人,士子们自然不愿效力。
唐朝人争相投靠梁国,愤怒地杀害了孙供奉。
野兽尚且知道有君主,人类怎能不感到羞愧和惊恐。
-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末元初的诗人于石所作,名为《感兴(其三)》。从内容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和悲哀。
“卫人将授甲,鹤有乘轩宠。”这里诗人通过卫士准备战争和鹤鸟享受尊荣来隐喻朝廷内部的纷争和官员们的奢侈生活。卫士象征着战乱,而鹤则是古代帝王的象征,乘轩宠暗示了权力的滥用。
“爱人不如禽,士固不为用。”诗人感慨于人间的冷漠和道德的沦丧。这里直接指出,即使禽兽也知道相互关爱,而士大夫阶层却对国家和人民的福祉视若无睹。
“唐人竞朝梁,怒杀孙供奉。”此句描写了唐代的一段历史:权臣专权,甚至不惜牵连皇室成员。诗中提及的“唐人”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朝政人物,而“竞朝梁”则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怒杀孙供奉”则展示了权力的残酷。
“兽犹知有君,人胡不愧悚。”诗人最后发出感慨,连动物都知道敬畏其主,为何人间反而不知廉耻。这里强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和悲痛。
总体来看,这首诗深刻批判了当时官员的腐败、权力斗争以及道德沦丧,通过比喻和历史事件展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