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闲应未得,暂赏亦难同。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兴 善 寺 隋 松 院 与 人 期 不 至 唐 /崔 涂 青 青 伊 涧 松 ,移 植 在 莲 宫 。藓 色 前 朝 雨 ,秋 声 半 夜 风 。长 闲 应 未 得 ,暂 赏 亦 难 同 。不 及 禅 栖 者 ,相 看 老 此 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禅栖(chán qī)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在寺庙、山林等地安静地居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涧松(jiàn sōng)的意思:指坚定不移、坚强不屈的品质。
莲宫(lián gōng)的意思:指美丽的宫殿或寺庙。
前朝(qián cháo)的意思:指过去的朝代或时期。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相看(xiāng kàn)的意思:互相注视,互相看着对方。
移植(yí zhí)的意思:将植物、器官等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也可指将某种事物的特点、方法等应用到另一种事物上。
- 注释
- 伊涧松:伊水边的松树。
莲宫:莲花盛开的宫殿,可能指寺庙或清净之地。
藓色:苔藓的色彩。
前朝雨:过去的雨水。
秋声:秋天的风声。
长闲:长久的清闲。
暂赏:短暂的欣赏。
禅栖者:修禅的人。
- 翻译
- 青翠的伊涧松树,被移栽到了莲花宫中。
苔藓的颜色还残留着昨夜的雨水痕迹,秋风吹过,带来半夜的瑟瑟声。
长久的清闲恐怕难以实现,短暂的欣赏也难以共享。
比不上那些在此修行的人,他们可以相伴直到老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林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和感慨。诗人以"青青伊涧松"开篇,既点明了时间的流转,也映衬出松树的常绿与时光的变迁。"移植在莲宫"则是对这棵松树被重新安置于一处名为莲宫的地方进行描绘。
接着,诗人笔触轻拂过"藓色前朝雨",通过对过去降雨遗留下来的青苔的描述,展现了时间的沉淀和自然界的静谧。"秋声半夜风"则营造出一种深夜听闻秋风的声音,给人以空寂之感。
然而,诗人的心境并非完全沉浸于这宁静的景致中,他在"长闲应未得"一句中流露出对久居山林生活的向往,而"暂赏亦难同"则表达了即便是偶尔来此,也很难与这份宁静产生深刻的共鸣。
最后,诗人以"不及禅栖者,相看老此中"结束全诗,这里所谓的"禅栖者"指的是那些长期居住在山林之中的修行者。诗人的自我位置与这些长久定居于此的人相比,更显得自己的游历性和孤独感。同时,"老此中"也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以及个人与自然界之间微妙的情感纽带。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出他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帘前鸟
帘前鸟,鸣何悲。
昔日曾同鸾鹤侣,灵景光中刷羽仪。
饥食紫云英,渴饮瑶池水。
有时发雅音,仙韶合宫徵。
身被五采章,嘘吸成文理。
飞飞长绕蕊珠宫,胡为误落樊笼里。
樊笼一已闭,岁月何悠悠。
饥渴不复顾,愁思无时休。
岂不闻雍陶开笼放白鹇,凉月满天归思促。
何当释此鸟,纵意投林麓。
卑不愿逐鹪鹩,高不愿随黄鹄。
桑麻蔽野绿盈畴,处处春风啼布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