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之可彰身,献之可华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蚕食(cán shí)的意思:逐渐侵蚀、侵占。
朝来(zhāo lái)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变好或发展的趋势。
肝肠(gān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深处的感情,特指忠诚、真挚的情感。
光辉(guāng huī)的意思:光明耀眼的辉煌。
衮裳(gǔn cháng)的意思:指华丽的衣裳。
华国(huá guó)的意思:华丽的国家,指富饶繁荣的国家。
击射(jī shè)的意思:射击命中目标。
金蚕(jīn cán)的意思:指勤劳、勤俭节约的人。
文锦(wén jǐn)的意思:指文采华丽、色彩绚丽的衣物或织品。
污蔑(wū miè)的意思:指诽谤、诋毁、中伤他人,使其名誉受损。
五色(wǔ sè)的意思:形容色彩丰富多样,闪烁夺目。
相击(xiāng jī)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对抗的力量相遇、相撞。
奄忽(yǎn hū)的意思:指突然、猛烈地发生或进行,形容事情发展迅速,时间短暂。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杂佩(zá pèi)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或行为不正派,不正直。
柘叶(zhè yè)的意思:柘叶指的是柘树的叶子,比喻人的心思难以捉摸或难以琢磨。
制文(zhì wén)的意思:
撰写文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谈説製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南史·柳惔传》:“ 惔 字 文通 ,好学工製文,尤晓音律,少与长兄 悦 齐名。”
珠璧(zhū bì)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石,也用来比喻非常珍贵的人或物。
- 鉴赏
这首诗以蚕丝为喻,描绘了从蚕到丝再到服饰的整个过程,寓意深刻。首句“金蚕食柘叶”以“金蚕”象征高贵与尊荣,“柘叶”则代表了生长的环境与基础。接下来“肝肠成五色”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将蚕的内脏比喻为五彩斑斓,既形象又富有想象力。
“吐丝制文锦,光辉相击射”描述了蚕丝织成的华美锦缎,光芒四射,象征着艺术与文化的璀璨。接着“裁为绂衮裳,杂佩鸣珠璧”则进一步展示了这些丝织品被制作成贵族的礼服和配饰,彰显了它们的珍贵与价值。
“被之可彰身,献之可华国”表达了这些服饰不仅能提升个人的形象,还能为国家增添光彩,体现了服饰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最后,“金蚋一朝来,奄忽遭污蔑”以“金蚋”(即金虫)的突然到来,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暗含对社会变迁与道德沦丧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蚕丝的转化过程,巧妙地融入了对个人修养、社会文化和道德风尚的思考,语言生动,寓意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桐庐员外出勋德之门以儒素为业泊来仪于京阙久飞誉于缙绅今则膺凤诏于朝端奏牛刀于江表会承旨尚书赋琼章于丹地饯兰棹于清流愚虽不才敢继其作
王谢高门江鲍才,东游何用更裴回。
弦歌好就吴乡拜,簪组初从魏阙来。
清酒一尊携潋滟,旧诗千首贮琼瑰。
健帆轻棹须行乐,莫效当时庾信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