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通过个人的感慨反映了时代的大变迁。首句“三更时有炮枪声”直接点明了战争的残酷与紧迫感,深夜的炮声打破了宁静,预示着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次句“隐约闻来左北城”,进一步渲染了紧张氛围,炮声从遥远的左北城传来,虽是隐约可闻,却足以让人心生恐惧。
接着,“国难期中年又过”,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国家困境的深切忧虑和无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个人的成长和生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愁柴愁米受虚惊”则细腻地刻画了普通民众在战乱中的生活状态,柴米油盐的琐碎问题在动荡时期变得尤为艰难,而“虚惊”二字则体现了人们在无尽的担忧和恐惧中度日如年的心理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晚清社会动荡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和心灵的创伤,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蒋甥若水番马图
何处驱来良马六,骝黄参错如花簇。
胡为不作腾骧去,各有游缰絷前足。
胡人下马俱少休,背倚毡裘眠正熟。
酋豪拣箭奚奴撚,意欲射獐不遗镞。
琵琶横倚续续弹,一夫坐听胡中曲。
卧拥提壶将引饮,英气虬须皆贵族。
沙碛坡陀高复低,天寒不见寸草绿。
我行燕蓟颇见之,狼帽乌靴乃其俗。
勿云恃勇不知义,要以赤心置其腹。
呜呼安得壮士健马咸作使,坐令戎虏为臣仆。
送姜子谦丞于潜
处则有超莲,出则将哦松。
眉宇无一尘,出处皆雍容。
君看妙莲华,本出污泥中。
两松痛埽溉,下有簿书丛。
污洁无二致,喧寂本亦同。
于潜今畿邑,蜀道万里通。
至今存古意,民风尚醇醲。
一邑既当问,尤宜抚疲癃。
蓝田文最高,后学仰韩公。
彼言盖有激,昧者但称工。
成案漫不省,丞哉岂真聋。
姜氏太岳后,夷门慕家风。
教子延名师,列碑多儒宗。
宫庠既开荒,书种庆所钟。
换桂双枝秀,益见笔研功。
后生日加勉,衣钵传无穷。
君才有馀刃,壮行气方充。
功名此椎轮,劲翮看摩空。
我归幸同社,棋酒时相从。
尊前不忍别,吟愁夕阳舂。
我家老扬州,五纪有遗踪。
向来耕织图,为烦访溪翁。
《送姜子谦丞于潜》【宋·楼钥】处则有超莲,出则将哦松。眉宇无一尘,出处皆雍容。君看妙莲华,本出污泥中。两松痛埽溉,下有簿书丛。污洁无二致,喧寂本亦同。于潜今畿邑,蜀道万里通。至今存古意,民风尚醇醲。一邑既当问,尤宜抚疲癃。蓝田文最高,后学仰韩公。彼言盖有激,昧者但称工。成案漫不省,丞哉岂真聋。姜氏太岳后,夷门慕家风。教子延名师,列碑多儒宗。宫庠既开荒,书种庆所钟。换桂双枝秀,益见笔研功。后生日加勉,衣钵传无穷。君才有馀刃,壮行气方充。功名此椎轮,劲翮看摩空。我归幸同社,棋酒时相从。尊前不忍别,吟愁夕阳舂。我家老扬州,五纪有遗踪。向来耕织图,为烦访溪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9667c6889089cb0996.html
奉口遇雨
七月欲尽八月初,天久不雨暑未徂。
下田焦卷上田槁,愁叹不止田间夫。
呕哑水车日夜响,漕河扬尘成坦途。
喜见此溪深且广,玄云忽起西北隅。
林间槭槭水沤起,两岸人物欢欲呼。
未闻霶霈润龟拆,且使万物聊沾濡。
船窗飘洒疏蓬漏,客意自适凉襟裾。
引身东望云气薄,未知帝城有此无。
传闻今日方奏告,便有响应来斯须。
人家百万苦炎熇,君王斋祷几月馀。
君王斋祷几月馀,云师雨师其疾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