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泊 思 禅 寺 呈 廖 明 略 其 地 盖 干 越 寺 在 琵 琶 洲 上 宋 /晁 补 之 迟 君 干 越 思 禅 寺 ,弥 月 忘 归 住 翠 岚 。忽 见 琵 琶 洲 上 月 ,始 惊 全 室 在 天 南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寺(chán sì)的意思:指禅宗寺庙,也用来比喻心灵的宁静与冷静。
翠岚(cuì lán)的意思:翠岚是指青山绿水,景色优美的意境。
干越(gàn yuè)的意思:比喻能力或水平超过以往,进步迅速。
弥月(mí yuè)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延续许久。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天南(tiān nán)的意思:指南方,南方。
忘归(wàng guī)的意思:忘记回家或迷失归途。
越思(yuè sī)的意思:越思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越”意为超过、越过,而“思”则意为思考、思索。整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思考得越多、越深入,就会越发觉得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 翻译
- 我久候你在干越山中的禅寺,整整一个月忘记回家,只沉浸在青翠山岚之中。
忽然看见琵琶洲上的明月,才猛然意识到整个僧团都在这遥远的天之南边。
- 注释
- 迟:等待。
君:你。
干越:古代地名,今浙江一带。
思禅寺:禅宗寺庙。
弥月:满月,整个月。
翠岚:青翠的山岚。
忽见:突然看见。
琵琶洲:地名,可能指有琵琶形状的江洲。
全室:整个僧团。
天南:南方,天空之南,这里指远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为《泊思禅寺呈廖明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廖明略的思念以及在禅寺中沉浸的时光。首句"迟君干越思禅寺",写诗人期待着朋友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对干越禅寺的向往,暗示了寺中的清修生活对他吸引力之大。"弥月忘归住翠岚"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此处滞留已久,被寺周翠绿山岚所吸引,甚至忘记了回归。
后两句"忽见琵琶洲上月,始惊全室在天南"是点睛之笔,诗人突然在琵琶洲的月色中意识到整个禅寺其实位于遥远的天南之地,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也是心灵上的顿悟,让诗人对禅寺生活的深远和超脱有了更深的认识。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深深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瑞芝
君不见翳嘶路转重行行,玉几有洞含馀清。
跨鳌栖魂正尔所,合沓万古遗忠名。
洞口云腾紫羃羃,洞外草茁未英英。
从来精爽自难没,地不爱宝天敷荣。
嘉祥一书世则瑞,而况君家二者并。
请原昨日杯酒事,公子沃客金杯倾。
有童有童跪再拜,云得异本由天成。
主人于于众客笑,春入四座欢纵横。
夜如何其不忍去,剪烛细看枝琼琼。
有同魏县玉三干,大似汉宫金九茎。
岩间义气埋不得,宛转再露乾坤情。
公子世猷亦有相,他山之石何由生。
愿言勿隐东郭几,稳出卧护南阳城。
天边瑞盖两旌节,我相公子非癯卿。
满江红·其十六己未赓李制参直翁俾寿之词
午枕神游,晓鸡唱、城关偷度。
俄顷里、笋舆伊轧,征夫前路。
路入江南天地阔,黄云翠浪千千亩。
有皤翁、三五喜相迎,邻田父。旋策杖,寻幽圃。
旋挈榼,陈高俎。疑此身归去,朱陵丹府。
布谷数声惊梦断,纱窗小阵梅黄雨。
把人间、万事一般看,投芳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