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滥(ā làn)的意思:形容人品恶劣、行为不端正,不守道义。
村笛(cūn dí)的意思:形容乡村中的笛子声音清脆悠扬。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红树(h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骊山(lí shān)的意思:骊山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也用来比喻高大、峻峭的山峰。
上皇(shàng huáng)的意思:指退位的皇帝或太上皇。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阿滥堆(ā làn duī)的意思:形容人们争先恐后地拥挤在一起,互相挤压。
- 翻译
- 红树在秋风中瑟瑟作响,半开着的阁楼曾是上皇亲临之地。
直到现在,骊山下的风俗依旧,村里的笛声还吹奏着阿滥堆的故事。
- 注释
- 红树:秋天的红叶树。
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阁半开:阁楼半掩半开。
上皇:古代对皇帝的尊称,这里指唐玄宗。
幸:帝王到某地。
此宫:指骊山的宫殿。
至今:到现在。
风俗:当地的习俗。
骊山:秦始皇陵所在地,此处代指唐代骊山宫。
阿滥堆:可能指的是阿房宫遗址,是骊山的一部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皇家园囿的萧瑟景象与历史记忆。"红树萧萧阁半开",通过对宫阙的一隅之描述,展现了秋天枫叶如火、宫殿门户略显开启的情景,给人一种隐约而又庄严的感觉。"上皇曾幸此宫来"则透露出这座宫殿曾经受到过前代帝王的宠幸,这里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接下来的两句"至今风俗骊山下,村笛犹吹阿滥堆",将视角转移到宫外的民间生活。"至今风俗"表明这些习俗和生活状态延续到了现在,而"骊山下"则是对地理位置的一种指代,增加了诗歌的具体性。"村笛犹吹阿滥堆"中,"村笛"是乡间乐器的泛称,"犹吹"意味着仍然在吹奏,而"阿滥堆"则是一处特定的地名,或许与历史故事相关联,这里的乐声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记忆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沉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昔日辉煌与现实生活之间差距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月出一首
东峰高如屏,月出久未知。
竹影忽上窗,淡台时参差。
幽人坐数息,瞑久息愈迟。
举目月在窗,便觉心境移。
平生浪纷扰,自省黠半痴。
岁晚得此身,终焉以为期。
山中有寒暄,我不记四时。
乐此见有初,非关未忘诗。
次韵寄酬无言兄颁政二章·其二
自公之出矣,岂不旦夕思。
人情剧险艰,太行未足危。
十年江湖心,鸥鸟识忘机。
却来鹓鹭行,方寸交喜悲。
晚被天语温,习如和风吹。
凡公宿昔交,谁不胜两眉。
如我故陆沈,笔耕遇比饥。
胸腹抱介介,何以取世资。
时哉今唐虞,不出斯无时。
苕之水洋洋,我饥实乐之。
如何磊落人,颇复误见期。
谁能叩人门,受彼在亡辞。
吸饮风露寒,身轻会孤飞。
明时自嗟拙,敢赋衡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