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年老后以诗歌排遣愁绪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对他人因诗集价值提升而获得赞誉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未能在诗艺上取得相应成就的自谦与自省。
首句“老去将诗替却愁”,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创作诗歌来化解内心愁绪的状态。这里的“诗”不仅是艺术的表达,也是情感的寄托和生活的慰藉。诗人年岁渐长,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选择了诗歌作为排解愁苦的方式,体现了文学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重要作用。
次句“谁将此集落岩幽”,则转向对他人成就的赞叹。这里“此集”指的是他人所编纂的诗集,“落岩幽”可能是指诗集被放置在深山幽谷中,暗示着这些作品虽不为世人所熟知,但依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他人在文学领域取得成就的认可和欣赏,同时也暗含了一种对自身未能达到同样高度的自谦。
接下来的“鸡林增价君能德”,引用了“鸡林”这一古代朝鲜半岛的名称,常用于比喻海外或远方之地。此处借指他人诗集的价值得到了提升,如同鸡林之物价格上涨,反映了他人在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增加。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他人德行和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羡慕之情。
最后一句“夭阏溪藤我自羞”,则是诗人对自己的反思和自省。这里的“夭阏”可能是指阻碍、阻塞之意,“溪藤”则可能是诗人自喻,暗示自己如同溪边的藤蔓,未能像他人那样在文学道路上取得显著成就,因而感到羞愧。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他人成功的钦佩,也有对自己未能达到同样高度的自我审视和反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省,展现了诗人对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在面对他人成就时的复杂心情。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作,也蕴含了对文学创作和社会评价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
远巷蹋歌深夜月,隔墙吹管数枝花。
鸳鸾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花园即事呈常中丞
烟煖池塘柳覆台,百花园里看花来。
烧衣焰席三千树,破鼻醒愁一万杯。
不肯为歌随拍落,却因令舞带香回。
山公仰尔延宾客,好傍春风次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