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苕叶二章·其一》
《苕叶二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苕叶江南剪剪青,疏灯楼阁梦疏星

云明绮段和花织,玉腻春簧隔燕听。

好束娟魂怜翡翠,未?弱翅蜻蝏

箔阴不借梧桐密,密护翾风有画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借(bù jiè)的意思:拒绝借出或借用

灯楼(dēng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的灯火辉煌,也借指繁华热闹的场所。

翡翠(fěi cuì)的意思:指美丽的绿宝石,也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物品。

画屏(huà píng)的意思:指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剪剪(jiǎn jiǎn)的意思:指事物迅速消失或减少的样子。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楼阁(lóu gé)的意思:指高大华丽的建筑物,也比喻高层次、高档次的文化事业。

蜻蝏(qīng t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敏捷。

弱翅(ruò chì)的意思:指力量薄弱,无法自保或无法成事。

疏星(shū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稀疏,不密集。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静谧。首句“苕叶江南剪剪青”以“苕叶”开篇,生动地勾勒出江南水乡的绿色植被,仿佛在读者眼前展开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接着,“疏灯楼阁梦疏星”一句,通过“疏灯”与“梦疏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的夜晚,感受那份宁静与神秘。

“云明绮段和花织,玉腻春簧隔燕听”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美景。云彩如丝般轻盈,与花朵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通过“玉腻春簧”和“隔燕听”,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细腻与生机,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律动。

后半部分“好束娟魂怜翡翠,未?弱翅怨蜻蝏”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灵的怜悯之情。通过“娟魂”、“翡翠”、“弱翅”和“蜻蝏”的形象,诗人不仅描绘了这些生物的美丽与脆弱,也寄托了对它们命运的关切与同情。

最后,“箔阴不借梧桐密,密护翾风有画屏”两句,以“箔阴”和“梧桐密”象征自然界的庇护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应保持的和谐关系。通过“密护”和“画屏”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珍视与保护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界生灵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如此江山/齐天乐

西风扬子江头路。
扁舟雨晴呼渡。
岸隔瓜洲,津横蒜石,摇尽波声千古。
诗仙一去。
但对峙金焦,断矶青树。
欲下斜阳,长淮渺渺正愁予。
中流笑与客语。
把貂裘为浣,半生尘土。
品水烹茶,看碑忆鹤,恍似旧曾游处。
聊凭陆谞。
问八极神游,肯重来否。
如此江山,更苍烟白露。

(0)

琐窗寒·露漏沈沈

露漏沈沈,洞房灯悄,鹊翻庭树。
夜凉如水,人倚玉箫何处。
澹纵横、疏星断河,点衣黄叶飞四五。
向此时感旧,非关宋玉,悲秋情绪。
追念章台路。
共缓辔芳尘,妒花惹絮。
旧游梦寐,总付相思新句。
想风流还在匆匆,暗惊鬓底霜几缕。
凭危栏、立尽归鸿,脆角凝清曙。

(0)

广寒秋/鹊桥仙

杯行将半,月来犹未,潇洒水亭无暑。
清宵数客一阑秋,对冰雪、荷花似语。
雄边台上,文游台上,咫尺红云容与。
天风吹送广寒秋,正画舸、湖光佳处。

(0)

月当窗/霜天晓角

看朱成碧。
曾醉梅花侧。
相遇匆匆相别,又争似、不相识。
南北。
千里隔。
几时重见得。
最苦子规啼处,一片月、当窗白。

(0)

阑干万里心/忆王孙

小楼柳色未春深。
湘月牵情入苦吟。
翠袖风前冷不禁。
怕登临。
几曲阑干万里心。

(0)

沙头雨/点绛唇

带醉归时,月华犹在吹箫处。
晚愁情绪。
忘却匆匆语。
客里风霜,诗鬓空如许。
江南去。
岸花迎橹。
遥隔沙头雨。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