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至铃下,自言身姓梅。
池前堪醉卧,待月未须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南池边举行的宴集,诗人以轻松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这一愉悦的社交场景。开篇即点明来客姓梅,其言谈间流露出仙风道骨,仿佛黄帝时期鼎旁的神人一般。这不仅展示了客人的高雅脱俗,也为接下来的宴集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气息。
"竹影拂棋局"一句,既写出了当时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中人物对围棋这一文明游戏的喜爱。棋局旁竹影摇曳,不仅为场地增添了一抹清幽之感,更映照出主人和来客之间那份超乎寻常的精神交流与默契。而"荷香随酒杯"则透露了宴集中的饮酒作乐,荷花之香与美酒相得益彰,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生活情趣的深刻把握。
"池前堪醉卧,待月未须回"两句,则描绘出宴集达到了顶峰,主人与客人们在美酒与佳肴中尽情享乐,甚至到了夜深人静,明月高悬之时,还不急于离去的惬意场景。这里的“堪”字用得甚妙,不仅形容了醉态,也暗示了一种放达与自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宴集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们追求精神享受的态度。
昭代尊儒学,惟公简拔频。
文章分造化,事业在经纶。
天马来夷路,人龙抚要津。
几年刊大典,四海属名臣。
汲引亲疏共,光华出入均。
玄晖赋江练,文畅咏汀蘋。
道契岩廊久,恩隆建邺新。
七朝皆故事,十郡得仁人。
岂晚还西掖,终朝对北辰。
一言调鼎味,膏泽被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