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趋马渎,孤塔耸罗星。
《水云亭远眺》全文
- 鉴赏
这首清代杨庆琛的《水云亭远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首句“虎岫螺江外”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可能是江边的峭壁或山峦,"虎岫"和"螺江"增添了神秘与秀美的意象。接下来的“秋山无尽青”则强调了秋天山色的连绵不绝,给人以开阔之感。
“双流趋马渎”写两条溪流汇入马渎,动态地展现了水系的生机,"趋"字生动描绘了水流的态势。"孤塔耸罗星"则是画面中的一个亮点,孤独的塔影在星罗棋布的景致中显得尤为突出,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天远布帆小”一句,通过描绘远处的船只,暗示了诗人视野的开阔,以及对远方的遐想。“烟低岩户扃”则描绘了近处的景象,烟雾缭绕,岩屋紧闭,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最后两句“水光与云色,历历上间亭”,将视线拉高,水光与云色交织,清晰地映照在水云亭上,展现出亭子在山水间的倒影,给人以空灵而深远的意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嘲江子
江生突兀扬文风,千奇万怪难与穷。
博物岂惟精尔雅,识字何止过扬雄。
古心已出丘索上,邃旨或与神明通。
求深索隐苦不置,一言忌使流俗同。
令弟大篆逼钟鼎,绝艺耻作斯邕等。
生也为文遣弟书,一出皆称二难并。
纵有楚史不可读,满堂观者徒张目。
少年往往致讥评,生也不言但扪腹。
君不见好丑从来安可期,豪杰有时翻自疑。
伯牙竟为知音惜,卞氏能无抱璞悲。
请君宝此无易辙,圣人复起当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