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祖·其二》
《六祖·其二》全文
明 / 袁昌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灵骨千年在,禅心一物无。

僧来勤洒扫,客到静传呼

古殿灯光续,层林塔影孤。

祇缘观自性,闻者得醍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心(chán xī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思维清晰,能够保持冷静和专注的状态。

传呼(chuán hū)的意思:传呼是指通过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消息,类似于现代的传真或短信。它强调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

灯光(dēng guāng)的意思:形容灯光明亮繁盛,或形容事物繁荣昌盛。

灵骨(líng gǔ)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核心部分或精髓。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洒扫(sǎ sǎo)的意思:指打扫、清理。

醍醐(tí hú)的意思:指最好的、最精华的东西。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自性(zì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本身的特性、性格、本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寺的宁静与庄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首句“灵骨千年在”,以“灵骨”象征着高僧的遗泽长存,暗示着佛法的永恒不灭。接着,“禅心一物无”则点明了禅宗追求的心境——纯净无杂,摒弃一切世俗之念。

“僧来勤洒扫,客到静传呼”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寺庙日常生活的场景:僧人们勤于打扫,以保持环境的整洁;而当有客人到来时,则以平静的声音相迎,体现了禅宗对生活细节的重视以及对来访者的尊重。这种简朴而有序的生活方式,正是禅宗修行中“以戒为师”的体现。

“古殿灯光续,层林塔影孤”描绘了夜晚寺庙的景象,古殿中的灯光虽微弱却持续不断,仿佛是佛法的光芒穿透时间的长河,照亮了黑暗。而“层林塔影孤”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塔影的孤独,但这种孤独并非寂寞,而是禅者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宁静。

最后一句“祇缘观自性,闻者得醍醐”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它意味着通过观察自己的本性,即内在的真我,人们能够获得如同醍醐灌顶般的智慧和启示。这里的“醍醐”比喻极为珍贵的知识或领悟,强调了禅修对于心灵成长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日常景象和夜晚的静谧,巧妙地融入了禅宗的核心理念,既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也传达了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袁昌祚
朝代:明   字:茂文   籍贯:明广东东莞   生辰:1536—?

(1536—?)明广东东莞人,字茂文,原名炳。隆庆五年进士。授左州知州,调彝陵。历官四川布政司参议。督采贡木,事办而不扰。川人德之。以忧归。
猜你喜欢

潇湘八景·其三渔村夕照

积水环门绿,斜阳隔岸红。

捲纶初系笮,待月更推篷。

泊处依沙柳,歌来杂暮鸿。

得鱼供乐事,沽酒醉应同。

(0)

王德称从外舅韩公?兵槜李以所著客越集见惠代柬留酌

仗剑南游客,迎秋望故乡。

山川来越绝,风雨度维扬。

抱玉齐冰镜,怀珠溢锦囊。

久无诗伴至,那可废传觞。

(0)

北上答黄卓卿

游人理棹珠江前,记得还舟及四年。

握手河梁复送远,片帆北去淩风烟。

见说声名忌太早,谁解红颜长美好。

功业难俱少壮时,悠悠岁月长安道。

至后阳生春又新,马蹄再踏帝京尘。

请看紫陌看花者,亦是玄亭载酒人。

(0)

忆昔行

忆昔长安事薄游,相逢意气淩千秋。

鸣珂队逐双龙阙,就日辉腾五凤楼。

紫陌繁花邀并马,玉河新柳系停驺。

是时方喜离家食,海内朋游近相得。

翻手宁知云雨情,论心未怯风尘色。

衔杯结伴有高阳,挥麈谈天俱碣石。

一从分袂出都门,世事悠悠不可论。

落魄天涯时自惜,狂歌燕市几人存。

驱车每共嗟危辙,逆旅能无念故园。

暂假拂衣归栗里,林泉幽暇释尘滓。

几年松菊讵云荒,何处江山誇洵美。

却爱吾庐未可忘,畏路无心强复起。

(0)

西行答赵仁甫

何人解作阳春曲,世上巴词第相逐。

闽海赵生才实奇,艺苑于今步称独。

与余莫逆始论心,促席开樽时一吟。

师门雅重学不愧,客舍相看情最深。

大雪漫漫惊岁易,去住从今隔消息。

伊余远役粤西陲,而君尚走长安陌。

长安聚会不可常,他时绾绶向何方。

风尘荏苒俱为客,欲寄音书路总长。

(0)

春雨

好风送时雨,沾润浃荒蓁。

布谷初鸣日,田家事事频。

稚子驱犊出,僯翁唤赛神。

农时不可缓,岁计在于春。

幸免桔槔苦,敢辞东作勤。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