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驳(bān bó)的意思:指颜色混杂、色彩斑斓的样子。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尺雪(chǐ xuě)的意思:形容雪量很小,只有一尺厚度。
啁啾(zhōu jiū)的意思:形容鸟类高声尖叫,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声音尖细刺耳。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快晴(kuài qíng)的意思:形容天空晴朗明亮。
流霞(liú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天空呈现出美丽绚丽的彩霞景象。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鹊声(què shēng)的意思:指喧闹嘈杂的声音。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夭矫(yāo j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或行为优美、灵活。
银海(yín hǎi)的意思:指银光闪烁的大海,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或大量的银子。
阴寒(yīn hán)的意思:形容气候寒冷、阴冷。
玉龙(yù lóng)的意思:指美丽而又威武的龙。
乍见(zhà jiàn)的意思:初次见面或突然见到某人或某物。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三尺雪(sān chǐ xuě)的意思:形容雪量非常大,积雪厚度达到三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诗人沈守正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首句“闭门不厌三尺雪”,开门见山地描述了大雪覆盖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雪的喜爱之情。接着,“数日阴寒也快晴”则表达了对持续阴冷天气即将转晴的期待和喜悦。
“乍见玉龙纷夭矫,只疑银海亘纵横”两句,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飘落的雪花比作玉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在空中翻飞的姿态,同时又以“银海”形容雪后的大地,展现出一片银装素裹的壮丽景色。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赞叹。
“啁啾鸟鹊声如抃,班驳峰峦画不成”则进一步展示了雪后世界的宁静与生机。鸟儿的鸣叫声仿佛在庆祝晴天的到来,而山峦在雪的覆盖下呈现出斑驳的色彩,难以用画笔描绘其美丽。这里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最后,“日暮流霞散余绮,明光白锦耀山城”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天空中流云散去,留下绚烂的晚霞,而山城在夕阳的映照下,如同披上了一层明光白锦,展现出一种温暖而辉煌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后晴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变幻莫测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和对生活美好时刻的珍惜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岘山
襄阳有佳山,名著无如岘。
尝休贤达足,我独愧未践。
君侯把麾符,政暇兴不浅。
命车极登临,旌旆随谷转。
心思羊钜平,息树宜勿剪。
于今戴清风,整整如冠冕。
高碑本堕泪,雨渍至苔藓。
庙祠委榛芜,奚劝千载善。
驰章动天听,口以功烈侔。
果闻帝曰俞,恢宇明祭典。
哦诗序其事,笔锐犀可剸。
景无一发遗,粲若丹青展。
乃知览观时,非止在游衍。
声气异代同,美从江汉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