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雨截山来,抔云翻墨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败悔(bài huǐ)的意思:指事情失败后追悔莫及的心情。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孱颜(chán yán)的意思:形容面色憔悴、苍白无华。
掣电(chè diàn)的意思:形容动作迅速如闪电。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摧折(cuī shé)的意思:摧毁、打击、挫败
颠顿(diān dùn)的意思:形容生活困苦,四处流浪,没有安定的居所。
断虹(duàn hóng)的意思:指彩虹出现后又迅速消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和不可捕捉性。
方始(fāng shǐ)的意思:方才开始
劳薪(láo xīn)的意思:指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得的工资或报酬。
轮转(lún zhuàn)的意思:指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变动。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能言(néng yán)的意思:能够说话,善于辩论。
牛车(niú chē)的意思:指人力驱动的牛拉的车辆,比喻力量薄弱、速度慢、效率低下。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日照(rì zhào)的意思:阳光照射、明亮。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驶雨(shǐ yǔ)的意思:指驾驶车辆在雨中行驶。
石齿(shí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牙齿坚硬如石头。
瘦马(shòu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原本状态不好,经过一番努力或改变后变得出类拔萃。
脱险(tuō xiǎn)的意思:摆脱危险,逃离险境
未已(wèi yǐ)的意思:未已表示事情尚未发生或已经结束。
行李(xíng lǐ)的意思:行李指出行时所携带的物品。
夷旷(yí kuàng)的意思:形容荒凉、空旷、寂静。
沾湿(zhān shī)的意思:沾湿指某物被液体等弄湿。也可用来形容受到某种不好的影响。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阻断(zǔ duàn)的意思:阻止、中断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葆光的《自口外回至密云道中车折轴遇雨》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意外。首句“出山复入山,颠顿不知几”展现了道路崎岖,长途跋涉的艰难。接着,“瘦马怯孱颜,两毂斗石齿”通过瘦马的疲惫和车轮与石头的摩擦,进一步渲染了行程的困苦。
“脱险就夷旷,泥行钝亦喜”描述了从险境到相对平坦路段的短暂喜悦,然而“中轴忽摧折,轮转不逾咫”突显了突如其来的厄运——车轴断裂,使前行受阻。诗人以“劳薪不能言,事败悔方始”表达了对这次事故的无奈和后悔。
“解轭就牛车,落日照行李”描述了换乘牛车的情景,夕阳映照着行李,气氛凄凉。随后,“驶雨截山来,抔云翻墨起”形象地描绘了暴雨的猛烈,如同山峰压顶,乌云翻滚。
“桥阻断虹边,路辨掣电里”运用比喻,形容雨中视线模糊,道路如电光般难以辨别。接下来,“风吹只裯单,沾湿行未已”写出了风雨交加,衣衫单薄的诗人一路湿透,疲惫不堪。
最后两句“将经沧海身,平地已如此”以夸张的手法,暗示即使经历的只是平地上的困难,但若再遭遇更大的挑战(如“沧海”),恐怕更加难以应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艰辛与心境变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