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暝山疑近,月高湖似宽。
适可归岩馆,川风落夕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下泛舟,夜游山水的宁静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水面上的月色与山峦的朦胧美,以及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与感悟。
首句“兰舟待藕滩”,以“兰舟”点明了乘船出行的主题,“待藕滩”则暗示了等待启程或停泊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候出发的氛围。接下来的“塞景耐盘桓”,描述了诗人对沿途景色的喜爱与留恋,表达了在美景中流连忘返的情态。
“天暝山疑近,月高湖似宽”,通过视觉对比,描绘了夜幕降临后,山影似乎更靠近,而月光下的湖面显得更加开阔。这种景象的变换,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诗人情感的波动。
“琉璃为世界,星斗未阑干”,将夜晚的天空比作琉璃般璀璨,星斗闪烁不息,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适可归岩馆,川风落夕寒”,诗人决定适时返回休息之所,但此时的川风已带有一丝凉意,暗示着夜深时分的寒冷。这一句既体现了旅行的规律性,又暗含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节奏的把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悟,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过程。
造物蕴神巧,轩豁露真趣。
嵌空划仙掌,罅拆喷石乳。
半壁垂鲛绡,晴天洒飞雨。
扪萝不知疲,酷爱岩石古。
彼姝逝杳绝,灵虬孰能睹。
玉册閟篆籀,三坟阙难补。
徘徊挹翠浪,洗涤面尘土。
回舆带夕岚,哦诗愧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