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六日·其二》
《十六日·其二》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寒水浮沙急,昏烟拥树深。

茅茨幽隐藜杖失荒寻。

地暖疏梅发,篱虚败叶侵。

终风惊达夜,未雪苦多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茅茨(máo cí)的意思:茅茨是一个形容词,表示住所简陋、破旧不堪。

拥树(yōng shù)的意思:拥护树木,保护环境。

幽隐(yōu yǐn)的意思:幽隐指隐藏或隐蔽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深藏不露或不为人所知的地方或人物。

终风(zhōng fēng)的意思:终结的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荒野的静谧景象。首联“寒水浮沙急,昏烟拥树深”以动态的水流和静态的烟雾交织出一幅冬日黄昏的图景,水面上漂浮着细沙,水流湍急;远处的烟雾环绕着树木,增添了几分朦胧与深邃。颔联“茅茨得幽隐,藜杖失荒寻”则转而描写一处简陋的茅屋,它在荒野中显得格外宁静与隐蔽,手持藜杖的人似乎迷失了探索的方向,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人迹罕至。

颈联“地暖疏梅发,篱虚败叶侵”进一步展现了季节的变化,虽然地面温暖,但稀疏的梅花已经绽放,而篱笆旁的落叶却已堆积,预示着秋天的痕迹逐渐消散,冬天的气息渐浓。尾联“终风惊达夜,未雪苦多阴”则通过描述夜晚的狂风和连绵不断的阴雨,营造出一种寒冷与不安的氛围,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天可能带来的困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冬日荒野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状态的思考。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入纳溪二首·其一

两岸青山合,一溪春水深。

兰桡须慢拨,处处可娱心。

(0)

题卧羲轩

郡中无事自开荒,小作轩居接北廊。

天地清风来枕簟,湖山白日卧羲皇。

意当适处功名薄,心到虚时道义光。

彭泽有魂招不起,凭谁接膝与商量。

(0)

贵藩聘修实录府卫诸公皆出祖石阡有作次韵

纷纷簪组满江湄,袅袅东风吹鬓丝。

春草绿波南浦路,轻尘细雨渭城诗。

投荒万里愁无伴,倾盖片时逢故知。

丽泽此行知有益,子云识字喜多奇。

(0)

郡斋酌别送郑御史还贵溪用联句韵

短箔疏帘风雨深,一壶浊酒夜谈心。

青山何处寻同调,白发此时逢赏音。

徐稚到门应下榻,管宁锄地独挥金。

悬知别后相思忆,两地停云向夕阴。

(0)

登拟岘台读曾南丰碑次潘水部韵

摩挲苔刻读残文,往事悠悠付夕曛。

野蝀未收前涧雨,山风遥送隔溪云。

霸图驭世应多术,王道驱民不掩群。

临汝依稀同汉沔,曾无垂涕到裴君。

(0)

友竹轩

劲质亭亭迥不群,雨斑晴绿更多文。

平生独立谁知己,一日相期得此君。

盟好自甘同晚节,世情从薄似秋云。

南山却望高沙路,已觉清风两地分。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