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题为《师旷村》。诗中描绘了诗人遥望鲁邑,经过师旷村的情景,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及其思想的追忆与思考。
首句“鲁邑遥过师旷村”,以“遥”字开篇,营造出一种远眺的意境,仿佛诗人正站在远方,凝视着那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村庄。接着,“于今谁识六篇存”一句,引出了对师旷及其作品的感慨,暗含着对古代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后世能否理解并珍视这些文化遗产的疑问。
“平治仁政伊予责”一句,诗人将自己置于实现和维护仁政的角色之中,体现了其作为君主或领导者对于国家治理的责任感。这里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最后一句“即景因思孟子言”,则是在眼前景象的触发下,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孟子的教诲。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主张民贵君轻。通过这一句,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哲学相融合,既是对古代圣贤智慧的致敬,也是对当下治国理政的反思。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了深邃的历史思考和道德哲学,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现实的关切。通过对比古今、反思传统与现实的关系,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与传承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古·其一
煌煌庭中菊,秋后各已花。
玄霜下苍叶,憔悴同凡葩。
采之或伤生,不采谓我遐。
贵贱讵不然,无已安其家。
萧条陶彭泽,归去随风沙。
自古有如此,我何良叹嗟。
季伦昔富贵,举国称石家。
千金买绿珠,歌舞笑春华。
醉归击珊瑚,恨不穷骄奢。
黄尘洛阳起,里第生桑麻。
仲尼卒旅人,历聘空摧车。
古来竟何为,不见东门瓜。
邢兄招纳凉大善以醉眠不及往大篇见嘲一笔走和
昨宵予不饮,月下看风生。
不饮竟大奇,识此风月清。
今宵予醉狂,醉眼仍看月。
月落犹未醒,思与枕簟歇。
从来清凉事,果为独士悭。
良月如佳人,解后亦已难。
月色政尔好,友生偶然来。
此乐如此时,百岁能几回。
我眠不在枕,我醉不在杯。
平明视鬓毛,定恐此物催。
四十馀一年,侵寻行老景。
人老欲何为,此话当自领。
大块天地宽,酒泉岁月永。
非醉复非眠,快活心下省。
又口占和林奇卿府教春日即事
门前车马无行迹,堂上真重戴凭席。
东风吹水绿芹香,课试公勤榜新拆。
研经未羡陆德明,侯喜况有能诗声。
朝廷更化要三杰,聘币应先鲁两生。
休言三仕有三已,时节因缘还在是。
满园桃李竞纷华,未害疏梅粲寒蕊。
皇天著意生孔颜,一匙蔬饭宜加餐。
渺然人物望公等,解后试挽唐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