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雪(cán xuě)的意思:指残余的雪,比喻事物的残余或遗留。
朝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也指希望、兴盛、新生、向上的象征。
和风(hé fēng)的意思:指温和、和善的风格或氛围。
律吕(lǜ lǚ)的意思:指音乐的节奏、调子,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规律和秩序。
圣日(shèng rì)的意思:指重要的节日或纪念日。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同欢(tóng huān)的意思:同乐、共庆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星霜(xīng shuāng)的意思:指时光流转,岁月更迭。
移律(yí lǜ)的意思:指改变法律规定或者制度。
雨水(yǔ shuǐ)的意思:雨过之后天空放晴,比喻困难过后,前景变得明朗。
鱼跃(yú yuè)的意思:形容鱼儿跳跃出水,比喻人有出类拔萃之才能或突破困境之意志。
- 注释
- 春冬:春天和冬天,代表季节的更替。
律吕:古代用来调节音乐的器具,这里比喻自然界的规律或音律。
天地:自然界,宇宙。
星霜:星星与霜冻,代指时间的变迁。
泮:融化,消散。
游鱼:在水中自由游动的鱼。
和风:温暖舒适的风。
柳芳:柳树的芳香,也指春天柳树发芽的美好景象。
早梅:早春开放的梅花。
雨水: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2月18日或19日,标志着降雨开始增多。
残雪:残留未融化的雪。
朝阳:早晨的阳光。
万物:世界上的一切生物和事物。
新意:新的生命力,新生的意味。
圣日:这里指充满生机、值得庆祝的日子。
长:长久,持续的时间长。
- 翻译
- 春天替代了冬天,音律更迭,天地间星辰霜冻也随之变换。
冰开始融化,鱼儿在水中欢快地跳跃,暖风等待着柳树吐露芬芳。
早开的梅花迎接雨水节气,残留的雪在朝阳下显得羞怯。
万物都蕴含着新生的气息,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绵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图景,通过对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万物更新、充满希望的情趣。
“春冬移律吕,天地换星霜”两句,运用“律吕”和“星霜”的意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季节交替的景象。律吕即指音乐中的律管,用来比喻春风的清新;星霜则是冬天的象征,这里通过“换”字,巧妙地传递了时间流转和气候变迁。
“间泮游鱼跃,和风待柳芳”两句,则描绘出水边景色。鱼儿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间泮)中自由跳跃,柳树在春风的抚摸下渐渐吐绿,这些细节都透露出大自然苏醒的生机。
“早梅迎雨水,残雪怯朝阳”两句,通过早梅和残雪的对比,揭示了春天的到来是温柔而又坚定。早梅不畏风霜,勇敢地开放,而残雪则在初升的旭日下显得无奈和脆弱。
“万物含新意,同欢圣日长”两句,则总结全诗,以“万物含新意”表达了大自然万象更新的景象,“同欢圣日长”则传递出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共同喜悦和期待,这里的“圣日”指的是立春这一重要节气,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早春景色,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与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