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小赤壁·其二》
《题小赤壁·其二》全文
宋 / 朱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千寻石上隐麻姑,会教蔡经起鼎炉

成龙去今何在,虎迹岩前叫鹧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成龙(chéng lóng)的意思:比喻人的成就或地位高,才能出众。

鼎炉(dǐng lú)的意思:指国家政权的中心和根基。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麻姑(má gū)的意思:麻姑指的是一个传说中的女仙,也用来形容女子粗鲁、不文雅的样子。

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鹧鸪(zhè gū)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相得益彰,互相依存。

注释
千寻:极言其高,形容石头之高大。
麻姑:古代传说中的仙女。
蔡经:道教故事中的人物,与麻姑有关。
鼎炉:炼丹的器具。
龙:象征仙丹或长生不老。
何在:现在何处,指仙丹或仙人已不知去向。
虎迹岩:可能指有虎形岩石的地方,象征神秘或仙境。
鹧鸪:鸟名,叫声凄凉,常用来表达怀旧或哀思。
翻译
在千寻高的石头上隐藏着麻姑仙子的身影
她似乎能唤起蔡经炼制仙丹的炉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朱涛的作品,名为《题小赤壁(其二)》。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远意境和对古人高洁品格的赞美。

"千寻石上隐麻姑,会教蔡经起鼎炉。"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千寻石”形容山势之峻峭,“隐麻姑”则是传说中的一位仙女,她在这深山之中修炼丹药,与世隔绝。诗人借此表达一种超脱红尘的意向,追求精神上的自在和高洁。

"丹成龙去今何在,虎迹岩前叫鹧鸪。" 后两句则写道仙丹炼成后化龙而去,这里“丹成龙”指的是古人修炼成仙的传说,龙象征着力量与自由。而“虎迹岩前叫鹧鸪”则是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虎迹显现出一股野性的力量,而鹧鸪的叫声则增添了一种孤寂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炼丹成仙的描写,以及与自然界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精神境界的向往。朱涛在这里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超凡脱俗的情怀,使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意境。

作者介绍

朱涛
朝代:宋   字:巨济   籍贯:缙云(今属浙江)

朱涛(一○九二~一一五○),字巨济,缙云(今属浙江)人。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进士,授南安军南康县尉。历知新昌、浦江县(清光绪《浦江县志稿》卷七)。绍兴二十年卒,年五十九。事见《义阳金竹朱氏宗谱》。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松泽西亭·其二

野水閒云无定踪,一生空棹月明中。

锦鳞才得翻船去,堪笑家风彻底穷。

(0)

题西山

足倦尚跻攀,南来第一山。撑空列?嵂,拂阁耸孱颜。

莫作炎山看,浑疑雁岩间。

输他痴衲子,终老白云关。

(0)

信庵赵少保挽诗·其二

长淮当日事尤危,孤垒身当数月围。

杨子江头如虎卧,平山堂下似羓归。

二难千载为时出,一战三京与愿违。

赍恨伯符投镜去,追怀到老泪沾衣。

(0)

山丹

秋半山丹树树空,几回惆怅恨痴风。

那知九月明朝尽,个个枝头数颗红。

(0)

读子厚李华释氏二碑作

佛学纷纷半是非,若为疑议到昌黎。

柳推性善碑南岳,华指心宗传左溪。

有诞有微须自别,或排或赞总非迷。

痴人但道书皆好,读得明时论易齐。

(0)

再和磨字韵谢后村以余评新稿见寄

持荷苦口辞宫锦,伐木多情忆钓蓑。

童子无言堪问答,武公虽圣更嗟磨。

禅宗尚别偏中正,圣处犹分清任和。

吟苦正求人订正,柴门何幸许相过。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