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郑母崔氏》
《挽郑母崔氏》全文
明 / 史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身寄闺房十年,偶婴斯疾竟长捐。

罗帏空掩梧桐月,泉室寒封薜荔烟。

黄鹄有歌传死后,采鸾窥镜生前

束刍未及升堂置,目断湖山惘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闺房(guī fáng)的意思:指女子的卧室或妇女的内室。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黄鹄(huáng hú)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出众的人。

窥镜(kuī jìng)的意思:通过镜子窥看自己的形象,比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

罗帏(luó wéi)的意思:指挂在床前的帷幕,比喻掩饰真相或隐瞒事实。

目断(mù duàn)的意思:目光停止,无法继续看下去。

泉室(quán shì)的意思:指泉水从地下涌出的地方,比喻学问或才能出自内心深处,不是靠外力强求的。

生前(shēng qián)的意思:指某人在去世前的时期,通常用于形容人在临终前的状态或行为。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束刍(shù chú)的意思:束缚住牛的嘴巴。比喻言论受到限制,无法自由发表。

惘然(wǎ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失落、迷茫或困惑。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挽郑母崔氏》表达了对逝去的郑母崔氏深深的哀悼之情。诗中通过描绘郑母一生的经历和逝世后的场景,展现出对她的怀念与敬仰。

首句“身寄闺房七十年”,概括了郑母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闺房中度过,暗示了她贤淑内敛的生活态度。接着,“偶婴斯疾竟长捐”表达了她晚年不幸患病,最终撒手人寰,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罗帏空掩梧桐月”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空荡的闺房只有月光洒在罗帷上,渲染出凄凉的氛围。“泉室寒封薜荔烟”则以冰冷的泉室和薜荔缭绕的烟雾,象征着死者的寂寥与凄清。

“黄鹄有歌传死后,采鸾窥镜忆生前”运用了黄鹄和采鸾的典故,前者寓言死后仍有遗音,后者借镜子寄托对生前容貌的回忆,表达了对郑母生前美好形象的追忆。

最后,“束刍未及升堂置,目断湖山一惘然”写出了诗人未能为郑母准备后事的遗憾,以及面对山水的无尽怅惘,表达了对亡者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的无常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郑母生活的回顾和逝世后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作者介绍

史谨
朝代: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谨,号吴门野樵。洪武中谪居云南,以荐为应天府推官,迁湘阴县丞。罢官后,侨居南京。性高洁,喜吟咏,工绘画。筑独醉亭,卖药自给。有《独醉亭诗集》。
猜你喜欢

雨霁立门外见万山葱翠如染颇自喜得独占山居之胜因得乱道一联遂足成篇兼怀曲湖居士

吾庐何处是,野色满方壶。

一水长来绕,千峰不用呼。

偶然成择胜,幸尔慰归愚。

问讯曲湖老,何时访老夫。

(0)

谢人惠诗二首·其二

九攻莫下墨子守,一矢难摧飞卫锋。

始悟从前最高著,向来未肯付渠侬。

(0)

和张倅湖上十绝·其九

两山胜处古坟多,多少英贤发咏歌。

它日浮家钓清濑,腰章吾欲换渔蓑。

(0)

舟喻

楼船万险出惊湍,未到安坻未是安。

万一暗逢罗刹石,破舟覆族有何难。

(0)

竹杖

竹杖点湘斑,长随掌握间。

老来方得力,伴我一生閒。

(0)

归括苍如山堂挈家出宅·其二

且唱还乡曲,初非衣锦衣。

不须华表望,丁令此时归。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