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堪注水经无。
兰语脆疑莺谷近,柳情慵觉燕帘孤。
晚风休减玉肌肤。
这首《浣溪纱》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池塘边的静谧景象。开篇“磬折春波吹婢鱼”,以拟人化的手法,将春水轻柔地拂过水面,仿佛在轻轻吹动着小鱼,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生动的画面感。接着,“粉塘烟竹迥萧疏”一句,通过“粉塘”与“烟竹”的对比,展现了池塘边竹林的疏朗与淡雅之美,同时“迥萧疏”三字,又赋予了画面以深远的空间感。
“此中堪注水经无”一句,巧妙地引用了《水经注》这一古代地理著作,暗示了此处景致之独特,足以入书留名,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美和珍视。接下来,“兰语脆疑莺谷近,柳情慵觉燕帘孤”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兰花的细语比作黄莺的啼鸣,柳树的情态比作慵懒的燕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最后,“晚风休减玉肌肤”一句,以晚风轻拂池塘边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水面上泛起的涟漪,仿佛是晚风轻抚着女子的肌肤,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整首词通过对春日池塘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悠远,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佳作。
一会灵山犹未散,重翻贝叶有来由。
是名精进才开眼,岩石无端亦点头。
显晦澹无迹,贤哉常晏如。
如何警孤鹤,忽乃传双鱼。
叙以泉石旧,怅然风景馀。
低回青油幕,梦寐白云居。
玉洞桂香满,雪坛松影疏。
沈思瞩仙侣,纾组正军书。
积学早成道,感恩难遂初。
梅生谅多感,归止岂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