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子 静 阅 仆 旧 举 子 文 有 诗 因 次 原 韵 宋 /刘 子 翚 雪 縠 乌 纱 气 似 云 ,摇 毫 不 瞬 已 成 文 。儿 时 追 膛 无 三 捷 ,老 去 荒 唐 更 十 分 。木 裹 液 {满 氵 右 木 }将 底 用 ,韶 边 朋 肯 岂 堪 闻 。却 惭 锓 板 能 流 恶 ,一 付 焚 如 政 赖 君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瞬(bù shùn)的意思:形容眼睛一直不眨不动,专注或恐惧的样子。
成文(chéng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文书已经写好,可以公开发表或使用。
儿时(ér shí)的意思:指人的童年时光,也表示人生经历中美好的回忆。
焚如(fén rú)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燃烧得像焚烧一样。
毫不(háo bù)的意思:一点也不,完全没有
荒唐(huāng táng)的意思:荒唐指的是言行荒谬、荒诞可笑,毫无道理或合理性。
锓板(qǐn bǎn)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起到关键的作用。
老去(lǎo qù)的意思:指人年纪渐长,年老体衰。
朋肯(péng kěn)的意思:指亲近友好,相互关怀的情谊。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乌纱(wū shā)的意思:指黑色的头巾或面纱,也比喻隐藏真相或掩盖事实。
液樠(yè mán)的意思:指物体在液体中漂浮。
追逐(zhuī zhú)的意思: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
- 注释
- 雪縠:形容质地极细的丝织物,像雪一样洁白光滑。
乌纱:古代官员的帽子,这里指头巾。
液樠:一种树木,此处可能象征岁月或时光。
锓板:刻板,古代印刷技术,这里指文字。
焚如:焚烧,比喻销毁或净化。
- 翻译
- 雪白的丝绸头巾轻薄如云,轻轻一摇就显出纹路。
小时候追风逐日无所不能,老来却荒唐得更加过分。
木里的液樠究竟能有何用,韶华流逝的哀歌怎能忍受听闻。
我惭愧刻板的文字只能传播罪恶,幸亏有你愿意焚烧它们,让它们得到净化。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饱学之士对自己一生学问的回顾与反思。首句"雪縠乌纱气似云"以雪花比喻文字之美,乌纱为古代书写用的黑色丝线,比喻文章如同丝线织就,充满文学韵味。"摇毫不瞬已成文"则形象地描述了作者挥笔如飞,文思泉涌。
接下来的"儿时追逐无三捷"表达了年轻时的学习和追求并未取得显著成绩,而"老去荒唐更十分"则是在感叹到了晚年,对于自己的学问仍旧感到不足和困惑。"木里液樠将底用"可能是指深入研究古籍,搜集资料至臻至尽;"韶边朋肯岂堪闻"则是在询问是否有同道中人能够理解这些艰涩难懂的学问。
最后两句"却惭锓板能流恶,一付焚如政赖君"表达了对自己所学不能为世人带来实质好处的遗憾,以及对知识的珍视和保护之情。整首诗反映出作者对于个人学术成就与社会价值之间矛盾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客中荅友人
我生牢落寡时偶,半世江湖厌奔走。
霜风吹破黑貂裘,画虎不成羞类狗。
羡君意气隘八区,自说功名分中有。
往时曾学屠龙技,向去当施缚麟手。
萍蓬偶尔屡相逢,黄金醉辇如渑酒。
去年共访西湖梅,今年又赋平山柳。
侈然惠我云锦章,五采缤纷落晴牖。
自惭衰老百不如,深荷交情日亲厚。
难将鱼目报夜光,但惜黄钟调瓦缶。
倚歌慷慨不自羁,酒酣拔剑蛟龙吼。
谢杨震卿山长惠李息斋枯木竹石图
我家栝苍西山西,重冈复岭藏回溪。
茑萝篁竹最深密,半生此地成幽栖。
尔来汨汨随寒暑,走遍东吴与南楚。
长嫌客舍似鸡栖,梦寐山林有遗墅。
李侯标格清逼人,胸中丘壑绝无尘。
戏将醉笔一挥洒,怪石古木连苍筠。
先生好事缇藏久,不意今朝落吾手。
却如置我故山间,谡谡清风起林薮。
客中愁绝夜不眠,万里秋思随人先。
便须携此归挂草堂,时时开酌赏以瑶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