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道(bù dào)的意思:不合道理,不符合道德规范
掣电(chè diàn)的意思:形容动作迅速如闪电。
垂恩(chuí ēn)的意思:指恩泽深厚、恩德无量,形容对别人的恩情非常深厚。
道儒(dào rú)的意思:指在道德修养和学问上都非常高尚的儒家学者。
恩渥(ēn wò)的意思:形容恩情厚重、恩德深厚。
奋臂(fèn bì)的意思:奋发力量,努力奋斗。
赴节(fù jié)的意思:指前往参加节日庆典或活动。
孤儿(gū ér)的意思:没有父母或亲人的孩子。
浣花(huàn huā)的意思:洗净花朵,比喻精心装饰。
挥戈(huī gē)的意思:指挥着战争,用兵器扬威。
节志(jié zhì)的意思:坚定意志,不屈不挠
墨花(mò huā)的意思:指文人墨客的才华和艺术成就。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儒臣(rú chén)的意思:指效忠儒家思想的臣子,也泛指忠诚的官员。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史笔(shǐ bǐ)的意思:指历史记载的文字,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笔墨的能力。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衔须(xián xū)的意思:指一个人非常老,年纪很大。
璇题(xuán tí)的意思:璇题是指古代玉器上的图案和文字。引申为比喻文采煊赫,才思敏捷。
忠圣(zhōng shèng)的意思:指忠诚正直,充满圣洁之德行。
- 鉴赏
这首诗《奉题加赠中宪大夫崇庆刺史常公殉节(其二)》由清代诗人沈士临所作,通过对常公在睢阳英勇殉节事迹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崇高敬意。
首句“千秋遗烈说睢阳”,开篇即点明了常公的事迹发生地——睢阳,以及其遗留下千古流传的壮烈事迹。接着,“不道儒臣勇义彰”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常公作为儒臣,却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正义感,打破了传统对儒臣形象的刻板印象。
“奋臂挥戈威掣电,衔须赴节志淩霜”两句,生动描绘了常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挥戈斩敌的英勇场景,以及他面对严寒霜冻,坚守节操的决心,将常公的英雄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
“褒忠圣主垂恩渥,荷荫孤儿被泽长”则表达了对常公忠心报国行为的肯定与赞扬,同时预示着后世君王对其忠诚与牺牲的纪念与恩赐,以及其精神将惠及后代孤儿,影响深远。
最后,“他日璇题增史笔,浣花纸染墨花香”两句,展望未来,期待常公的事迹能被历史记载,通过文字传承,如同墨香一般,长久飘散,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常公英勇事迹的深情赞颂,不仅体现了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推崇,更蕴含了对忠诚、勇敢、牺牲精神的深刻思考与赞美,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