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觉荞蔬好,雅宜松竹陪。
霈膏霏亦易,婪热涤如摧。
京报沾仍冀,南瞻虑几回。
此诗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和谐之美。首句“山云过午重”描绘了午后山中云雾浓厚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静谧而深沉的基调。接着,“秋雨带凉来”一句,不仅点明了季节和天气的变化,也暗示了雨后空气的清新与凉爽。
“益觉荞蔬好,雅宜松竹陪”两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雨后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荞菜在雨后的滋润下显得更加鲜美,而松竹在雨中更显挺拔,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
“霈膏霏亦易,婪热涤如摧”进一步描述了雨水的恩泽,它如同甘霖,轻易地消解了夏日的酷热,带来了清凉与舒适。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雨水赋予了生命,使其成为解除炎热的使者。
最后,“京报沾仍冀,南瞻虑几回”则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期盼与忧虑。他希望雨水能够均匀地覆盖京城,带来丰收的希望,同时也担忧雨水过多或不足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雨的恩赐与变化,以及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