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蕲春听琵琶五首·其二》
《蕲春听琵琶五首·其二》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新自浔阳江上来,虽闻此曲不悲哀

轻拢细撚俱清绝指法何惭二善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哀(bēi āi)的意思:

[释义]
(形)伤心;难过。侧重于内心的哀愁。一种幻灭似的悲哀;抓住了他的心灵。
[构成]
并列式:悲+哀
[例句]
他十分悲哀。(作谓语)感到悲哀。(作宾语)悲哀的神情。(作定语)
[同义]
悲伤、悲痛
[反义]
欢乐、欢喜、喜欢、喜悦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清绝(qīng jué)的意思:形容清幽绝世,超凡脱俗。

善才(shàn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善于才智,有才能。

上来(shà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从下往上或由远处移动到近处。

浔阳(xún yáng)的意思:浔阳是一个地名,指的是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城区,也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指法(zhǐ fǎ)的意思:指法指的是技艺高超的指头灵活运用,也可以指代某种特定的技巧或手法。

注释
新自浔阳江上来:刚从浔阳江上来。
虽闻此曲不悲哀:虽然听到这首曲子,但并不感到悲伤。
轻拢:轻柔地按弦。
细撚:细致地拨弦。
俱清绝:都非常清幽。
指法何惭:手法一点也不差。
二善才:两位技艺高超的音乐家。
翻译
我刚从浔阳江上下来,虽然听到了这首曲子,但并不感到悲伤。
弹奏得轻柔细腻,音色清幽绝伦,手法丝毫不逊于两位技艺高超的音乐家。
鉴赏

诗人以新鲜的视角从浔阳江上归来,虽听闻这曲琵琶声,却不再感到悲伤或哀怨。轻拢细撚,即指演奏时手法之轻巧与音韵之细腻,俱清绝则是这些演奏技艺达到了清脆绝妙的境界。二善才,意指琵琶演奏者需要具备的高超技艺和艺术造诣。诗人以"何惭"表达对自己技艺不够完美的自谦之情。

这段文字是从孔武仲的《蕲春听琵琶五首》中的第二首中摘录,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音乐艺术的追求以及个人修养与技艺之间微妙的情感态度。通过对琵琶演奏者的赞美和自我技术的反思,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悲哀,达到艺术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赠九江陈兵宪·其七

九江山色壮名州,千里军容镇上游。

自惜宝刀堪报主,岂缘金印觅封侯。

(0)

钦之次良知韵意有所疑赓以解之·其四

指南车定发行时,步步还为万里基。

不问涯途深着脚,古今误尽几男儿。

(0)

夜坐·其三

月色满空庭,夜静绝人语。

忽闻发幽香,花树知何许。

(0)

题真隐图

南岳诸峰青复青,上当朱鸟下洞庭。

其中神物不自秘,往往变现生明灵。

丹淩洞天逢雪霁,土石大半丹铅细。

见松辄欲献奇形,食芋还经堕寒涕。

欲归未归意独迟,相思相见叹违时。

不知鬻熊自有后,已跨轸翼窥天倪。

惜哉此行不我遇,移家旧在金川住。

想像朝元往复还,常骑白鹿游何处。

传闻此度谪人间,邺侯万卷劳披删。

含香汉署仙班贵,作牧华亭吏事閒。

风流故迹留江左,拂袖归来吾丧我。

一笑繁华梦早春,多情萧鼓催灯火。

遥怜此夕几怀人,试念交游谁独亲。

紫虚醉客久不至,正恐芝草迷风尘。

我得节竹色如铁,入手不畏千崖雪。

倘向潇湘再放船,相邀一问长生诀。

(0)

得远诗

负疴废盥沐,抱素遗纷纭。

林园春正深,池筱含烟云。

忽来渝川书,内多钟鼎文。

平生阻良觏,虚问兹何勤。

裁语疑所将,浅芬惭博闻。

清虚韦刺史,遗韵可酬君。

(0)

静观

静观四序代,环转岁适周。

昼夜光景殊,迅辙靡停留。

方春感柔卉,已迫落叶秋。

雏燕翔且归,新蜩响忽收。

但见稚者壮,宁知老当休。

多营竟何为,可资德业否。

惜阴岂不闻,所诵匪所由。

如愚朝复夕,身同大化流。

默默从此逝,不叹终优游。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