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
- 翻译
- 因此请求暂时的和平,敌军来往骑兵频繁经过。
半是怀疑半是相信,城墙依旧高峻地矗立着。
- 注释
- 因兹:因此。
休和:停战,和平。
虏往:敌军过去。
骑来过:骑兵频繁经过。
半疑:一半怀疑。
半信:一半相信。
筑城:建造的城墙。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指城墙高大雄伟。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属于乐府古题序中的一篇。从鉴赏角度来看,这四句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和军事防御的情景。
“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 这两句表达了边疆军队在请求和平时,对于敌人的警惕心理。"因兹"意味着由于某种原因,而"请休和"则是希望能够停战谈和。然而这种愿望并没有得到对方的响应,反而"虏往骑来过",敌军仍然不断地派遣骑兵经过边境,这里"虏"指的是北方的少数民族或外族。
“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这两句则表现了对和平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因此加强防御设施的情形。"半疑兼半信"表明对于敌人的真实意图持有怀疑态度,同时也有一定的相信,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导致了边塞军队在防御上采取更加谨慎和严密的措施,即"筑城犹嵯峨",形容修建的城墙高大且坚固。
整体而言,这段诗抒发了边疆地区的人们对于战争与和平的复杂情感,以及为了安全所采取的实际行动。这不仅展示了古代军事战略的重要性,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防御能力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海棠时过江潭
晓来雨过,正海棠枝上,胭脂如滴。
桃杏不堪来比似,信是倾城倾国。
藏韵收香,谁能描貌,阁尽诗人笔。
从教睡去,为留银烛终夕。
不待过了清明,绿阴结子,无处寻春色。
簌簌轻红飞一片,便觉临风凄恻。
莫道无情,嫣然一笑,也似曾相识。
惜花无主,自怜身是行客。
题徐参议所藏唐人浴儿图
右相尝惭呼画师,技痒仍复拈毛锥。
逼真谁作此赝本,亦有妙意生妍姿。
中庭燕坐必主妇,绿云高髻香罗衣。
嫣然嫔妾左右侍,前浴能言丹凤雏。
娉婷及笄女公子,素腕拥项相携扶。
两两为朋四髫龀,乳卢随逐相谐嬉。
掌中看珠二少艾,捧腮却立鸦鬟奴。
屏间拥膝袖玉笋,疑是梦阑颦翠眉。
侧身背面按筝者,冰肌绰约不自持。
床前跪起各姝丽,为儿理发抆涕洟。
有犬斓斑受摩抚,与人习熟无猜疑。
梳妆淡薄服制古,如见永徽贞观时。
若非侯家及主第,人物无此美且都。
荆钗布襦小家妇,生子不如山下麑。
《题徐参议所藏唐人浴儿图》【宋·王炎】右相尝惭呼画师,技痒仍复拈毛锥。逼真谁作此赝本,亦有妙意生妍姿。中庭燕坐必主妇,绿云高髻香罗衣。嫣然嫔妾左右侍,前浴能言丹凤雏。娉婷及笄女公子,素腕拥项相携扶。两两为朋四髫龀,乳卢随逐相谐嬉。掌中看珠二少艾,捧腮却立鸦鬟奴。屏间拥膝袖玉笋,疑是梦阑颦翠眉。侧身背面按筝者,冰肌绰约不自持。床前跪起各姝丽,为儿理发抆涕洟。有犬斓斑受摩抚,与人习熟无猜疑。梳妆淡薄服制古,如见永徽贞观时。若非侯家及主第,人物无此美且都。荆钗布襦小家妇,生子不如山下麑。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2367c67a8054150301.html
壬子春罗端长赠别
忆昔始相识,公归自中都。
时方擢上第,绿发青衫纡。
论交兄弟间,意气和笙竽。
瑰文得要揽,快语相为娱。
一别间何阔,流年走旸乌。
高情自浩浩,风骨乃仙癯。
顾我蒲柳姿,雪霜凝鬓须。
回思鸿雁行,泪落衣袖濡。
相逢慰栖迟,此道评精粗。
稔闻充素蕴,诸老推通儒。
又知治剧县,民瘼删繁须。
清才为世用,洗目亨天衢。
监州尚小试,称屈非超踰。
叩门喜重来,新诗遗明珠。
倾倒念有陈,草具陪觞壶。
自愧学不讲,议论无根株。
殷勤谢雅贶,披索中肠枯。
壮志已怆悢,俗情厌崎岖。
正须心所欣,日与镌迂愚。
奈何复作远,揽袂还踌躇。
公犹寄异邦,同是江南区。
但虑怀与安,久客非良图。
终当念坟墓,速归三径芜。
昨言亦云然,岁寒勿盟渝。
《壬子春罗端长赠别》【宋·王炎】忆昔始相识,公归自中都。时方擢上第,绿发青衫纡。论交兄弟间,意气和笙竽。瑰文得要揽,快语相为娱。一别间何阔,流年走旸乌。高情自浩浩,风骨乃仙癯。顾我蒲柳姿,雪霜凝鬓须。回思鸿雁行,泪落衣袖濡。相逢慰栖迟,此道评精粗。稔闻充素蕴,诸老推通儒。又知治剧县,民瘼删繁须。清才为世用,洗目亨天衢。监州尚小试,称屈非超踰。叩门喜重来,新诗遗明珠。倾倒念有陈,草具陪觞壶。自愧学不讲,议论无根株。殷勤谢雅贶,披索中肠枯。壮志已怆悢,俗情厌崎岖。正须心所欣,日与镌迂愚。奈何复作远,揽袂还踌躇。公犹寄异邦,同是江南区。但虑怀与安,久客非良图。终当念坟墓,速归三径芜。昨言亦云然,岁寒勿盟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3167c67a8054538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