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赠别》由明代诗人卢宁所作,通过对日常相聚与离别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远方的深切思念。
首句“相逢日日畏边疆”,开篇即以“边疆”二字点出离别的背景,暗示了相聚之地与离别之地之间的距离遥远,使得每次相聚都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离别的畏惧。这种情感的铺垫,为全诗的情感基调定下了沉重而感伤的色彩。
次句“欲去休辞酒满觞”,在即将分别之际,诗人通过劝饮美酒的动作,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离别的无奈。饮酒不仅是为了暂时忘却离别的痛苦,也是为了在心中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这里的“休辞”二字,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情感的释放。
第三句“屋角一株垂线柳”,画面转为静谧,通过屋角垂柳的形象,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垂柳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其形态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离愁别绪。这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一句“春来如谓远行长”,以春日的到来为喻,表达了对远方长路的担忧和对友人的牵挂。春天本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诗人眼中,它却成了离别与等待的象征。这句话深化了主题,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赠别》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刻体验,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的深切思念。这首诗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人生离合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鲁公堂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
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之张紫微。
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
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
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
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
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
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