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福州海行两首·其二》
《还福州海行两首·其二》全文
清 / 林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水云垂日半黄,峰峦渐熟却深藏。

轾轩是人能使,俯仰翻嗤山太忙。

旱疫应知乡事苦,藩杝未识国谋臧。

坐窗兀兀真当瘦,不为微生感独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藩杝(fān yí)的意思:指边境地区或边疆的地方。

峰峦(fēng luán)的意思:形容山峰连绵起伏的景象。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国谋(guó móu)的意思:指国家的政治策略和谋略。

是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人品、品德好。

水云(shuǐ yún)的意思:指水雾弥漫的样子,形容景物或气氛朦胧不清。

微生(wēi shēng)的意思:微小的生命

真当(zhēn dāng)的意思:真实地当做、当作

轾轩(zhì xuān)的意思:形容车辆行进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海上航行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首联“属水云垂日半黄,峰峦渐熟却深藏”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海上日落时分的景象:水面上浮着淡淡的云雾,太阳半隐半现,天边呈现出半黄的颜色;远处的山峦渐渐清晰,却又被云雾遮掩,若隐若现。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颔联“轾轩岂是人能使,俯仰翻嗤山太忙”则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哲思。轾轩(轻车)和山的动态并非人为所能控制,山峦的起伏变化似乎在讽刺人类的忙碌与急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人类行为的反思。

颈联“旱疫应知乡事苦,藩杝未识国谋臧”转而关注社会现实。旱灾和疫病给乡村带来了苦难,但这些灾害背后,国家的治理和政策是否得当,是否真正关心民众疾苦,却往往被忽视或误解。这一联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官员责任的重要性。

尾联“坐窗兀兀真当瘦,不为微生感独长”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流露。坐在窗前,面对窗外的世界,他感到身心俱疲,仿佛在为微小的生命而独自哀叹。这里的“微生”既指自然界的小生物,也可能暗喻诗人自己,表达了对生命脆弱和孤独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个体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林旭

林旭
朝代:清

(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猜你喜欢

再题行看子

先引护栏毬子骢,九马近远俱相从。

黑驹騧黄骓素骝,亦有笏面仍银鬃。

夏国一种青于蓝,五明错靴皆如龙。

或骖或引恣驰骤,坐觉隐耳声珑珑。

人间安得有此辈,一一必自天闲中。

不惟骨相异凡马,圉人贵介多雍容。

三花剪鬣自官样,空鞍更以香罗幪。

中间二者盖天马,齿虽已老气尚雄。

不知几出横门道,双立柳下青阴浓。

抬缰捽颔刷背膂,旋梳鬃尾摇清风。

人人生意马欲动,态度曲尽各不同。

韩生去我几百年,藻色尚湿青与红。

不知何时堕鸡林,万里远在东海东。

贾人携来得寓目,一见绝叹丹青工。

千金可买真不惜,忽复携去何匆匆。

亟令临写得形似,如此神骏那得逢。

开元内外马盈亿,色别为群从登封。

韩生所貌定杰出,七尺为騋八尺駥。

向来莺边系金狨,归乘款段头已童。

伏枥宁能志千里,却笑区区据鞍矍铄翁。

(0)

游洞霄宫

宿雨顽云拨不开,紫霄佳处访楼台。

青山九锁固奇甚,古洞一深如此哉。

拔地千林俱秀润,擎天一柱最崔嵬。

出山爽气尚相属,数里清溪送我回。

(0)

刘吏部挽词·其二

剸剧最云间,题舆上越山。

洞庭王泽远,庾岭使星还。

中道趋台治,名曹切近班。

阴功多及物,阳报看循环。

(0)

王提刑挽词·其一

廉白真家法,原由金紫贤。

兄辞岭南赙,弟却澧阳钱。

筑屋吾将老,藏书手自编。

老成俄已矣,闻者为潸然。

(0)

赠凌一源道人

知君曾住武当山,更解寻幽灊皖閒。

老矣无缘穷胜处,但思归去卧乡关。

(0)

鹿伯可郎中园池杂咏.云龛

浮云舒卷原无定,此意谁能为饱参。

出岫无心归亦尔,不妨今日与同龛。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