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描绘了竹子在生活中的雅致与清幽,以及绘画艺术的生动再现。首句“有竹之地人不俗”,点明了竹子所营造的高雅氛围,暗示了居住或观赏竹子的人格品质不凡。接着,“而况轩窗对竹开”进一步强调了竹子与生活环境的和谐统一,窗户对着竹林,使得室内也充满了自然的气息。
“谁谓墨奴能倒景?”一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画家比作“墨奴”,即以墨为笔,描绘出竹子的形态与神韵。这里的“倒景”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倒影,而是指画家通过艺术创作,将自然界的景象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超越了现实的局限,创造出一种新的视觉体验。
最后一句“一枝独上纸屏来”则具体描绘了画家如何通过笔墨将竹子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纸上。这一枝竹子仿佛从画中走出,跃然于纸屏之上,展现了画家技艺的高超和竹子生命力的顽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赞美了竹子的自然之美,也高度赞扬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对自然与艺术和谐共生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五瑞香
芸堂春早,正芳苞紫萼,笼烟调雨。
隐隐朝阳歌宴罢,拥出三千宫女。
醉面匀红,香囊暗惹,鹊尾烟频炷。
庐山佳致,依然都在庭宇。
因念一种天香,当年岩谷下,想难俦侣。
一旦呈祥都占断,阆苑琼林歌舞。
瑞彩扶疏,锦笼绰约,兰蕙应羞妒。
明朝胜赏,有谁同唱金缕。
水调歌头·其四为张敬夫直阁寿
天地孕冲气,霜雪实嘉平。
粹然经世材具,应为圣时生。妙处为仁受用。
颠倒纵横无壅。一笑泮春冰。
袖手无一语,四海已倾情。紫岩老,游戏事,悟诚明。
当年夷夏高仰,玉振更金声。家有渊骞高第。
可但闻诗闻礼。衣钵要相承。
周扆绚馀彩,商鼎味新羹。
水调歌头·其二上饶送程伯禹尚书
凉吹送溪雨,落日散汀鸥。
暮天空阔无际,层巘绿蛾浮。
上印初辞藩寄,拂袖欣还故里,归骑及中秋。
倚杖饱山阁,回首翠微楼。一区宅,千里客,旧从游。
甘棠空有馀荫,谁解挽公留。
翰墨文章独步,富贵功名馀事,当代仰风流。
暂蜡登山屐,终作济川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