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尽春还好,朝暄暮复寒。
雨晴终日异,衣著一冬难。
本凭书遣睡,转更睡相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立春时节的生动画面。从“腊尽春还好,朝暄暮复寒”可见诗人对时令的细微变化有着敏锐的感受。这里的“腊”指的是年末的残冬,“春还好”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但“朝暄暮复寒”又表现了立春前夕气温的波动,反映出自然界在季节交替时的不稳定性。
接下来的“雨晴终日异,衣著一冬难”进一步强调了天气的多变。诗人通过对比雨和晴两种不同天气,以及穿着同样厚重的衣服从冬至春的困难,生动地表达了季节过渡时期的不适。
“生菜知无分,残梅不用看”则是诗人对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状态的观察。新生的蔬菜没有明显的差别,而已凋谢的梅花也不值得再去关注。这两句通过对比衰老与新生的植物,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事物更迭的哲理。
最后,“本凭书遣睡,转更睡相干”展示了诗人在夜晚依靠书籍来驱赶困倦,但反而更加沉浸于睡意之中。这不仅描绘了一幅安静的夜读场景,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放松。
总体上看,这首诗通过对立春时节特有的自然现象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流转和季节更迭深刻的理解。
我心忧以伤,君去阻且长。
一别岂得已,母老思所将。
奉命危难际,流俗反猜量。
黄鹄万里逝,岂伊为稻粱?
栋火及毛羽,燕雀犹栖堂。
跳梁多不测,君行戒前途。
达命谅何滞,将母能忘虞。
安居尤阱护,关路非歧岖。
令德崇易简,可以知险阻。
结茆湖水阴,幽期终不忘。
伊尔得相就,我心亦何伤。
世艰变倏忽,人命非可常。
斯文天未坠,别短会日长。
南寺春月夜,风泉閒竹房。
逢僧或停楫,先扫白云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