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又 赠 刘 潜 归 陶 丘 宋 /石 延 年 春 老 有 时 回 ,人 老 不 再 少 。草 白 有 时 荣 ,发 白 不 再 好 。人 生 不 如 春 ,发 生 不 如 草 。可 堪 送 别 春 草 前 ,青 春 未 老 人 先 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再(bù zài)的意思:不再表示过去的状态或行为不再继续。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春老(chūn lǎo)的意思:春天的老人,指春天的象征,也指年轻人。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发生(fā shēng)的意思:指事件或事情的发生、出现。
发白(fā bái)的意思:形容脸色因病或惊吓而变白。
可堪(kě kān)的意思:值得称赞或夸奖,令人满意
老人(lǎo ré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尊称老年人。
青春(qīng chūn)的意思:指年轻的时期,也指年轻人的朝气和活力。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时荣(shí róng)的意思:指在某个时期或某种情况下,得到荣誉或地位的人。
送别(sòng bié)的意思:离别时向别人送行,表示道别。
先老(xiān lǎo)的意思:指年纪较长的人先行离世,也可比喻事物的先后顺序。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 注释
- 春老:春天的结束。
有时回:偶尔会有轮回。
人老:人的衰老。
不再少:不会再年轻。
草:草木。
有时荣:有时会再次茂盛。
发白:头发变白。
不再好:不能再恢复。
人生:人的生活。
不如:不及。
发生:生长、焕发。
可堪:怎能忍受。
送别:告别。
春草前:在春草即将凋零的时候。
青春:青春年华。
未老:未衰退。
人先老:人却先衰老。
- 翻译
- 春天有时会回转,但人的青春不再来。
草木有时会返青,但白发无法再变黑。
人生不如春天般生机勃勃,不如草木能自新。
怎能忍受在送别春草之时,感叹青春未老而人已先老。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延年所作,名为《又赠刘潜归陶丘》。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十分深刻,下面我将对其进行鉴赏。
首先,“春老有时回,人老不再少”两句通过春天的循环与人的生命周期的对比,描绘出时间流逝的无常。春天会重复回来,但人一旦老去,便无法恢复青春。这两句诗设置了全诗的主题:生命易逝,青春难再。
接着,“草白有时荣,发白不再好”进一步强化了上述主题。草木虽然在季节更迭中会重现生机,但人的头发一旦变白,就永远失去了青春的光彩。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自然界与人类衰老的不同命运,增添了一份哀婉。
“人生不如春,发生不如草”则是对前述意象的总结。人的生命脆弱,不如自然界中春天的生机勃勃;人的发育也不如草木那样能够重复生长。这两句诗情感浓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易逝和青春难再的深刻感慨。
最后,“可堪送别春草前,青春未老人先老”则是在这样的哲思中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春天与草木的生长面前,我们这些尚未老去的人类又怎能承受得起时间的考验呢?这里的“可堪”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诗人似乎在追问生命的意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天与草木的生长衰败来反思人类的寿命有限和青春易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烟雨万竿图
剑城老人年八十,间酌剑池研墨汁。
秋风悠忽起毫端,龙翔凤舞湘灵泣。
昔曾许我烟雨万竿图,一竿未作俄云殂。
荒烟几见暗宿草,暮雨空闻啼鹧鸪。
唐君何从得此幅,使我观之动心目。
抱负徒存晚节坚,奔驰已愧尘襟俗。
此图欲买千金难,且解腰下青琅玕。
还君九千九百九十馀九竿,分我一竿伴岁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