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廷无更矜他说,自有匡衡发帝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豹尾(bào wě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外表上和内在实际上有很大差别。
螭头(chī tóu)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出现问题、变故,表达出突然发生的意外情况。
帝聪(dì cōng)的意思:指帝王聪明睿智,有才智。
后贤(hòu xián)的意思:指在古代聪明有智慧、有才德的人。
秘殿(mì diàn)的意思:指隐藏的、神秘的地方或场所。
前圣(qián shèng)的意思:指古代圣贤或先哲。
述作(shù zuò)的意思:指用文字、言语、笔墨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创作等。
讨论(tǎo lùn)的意思:指多人就某一问题或话题进行交流、辩论和探讨。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豹尾班(bào wěi bān)的意思:指人群中的优秀者或领导者。
- 翻译
- 清晨时分,人在秘殿诵读经书,起源于《关雎》的教化归功于周公。
官员们穿着豹纹官服开始上朝,太阳在螭首的日晷上转动,讲解还未结束。
虽然讲述和创作已经远离古代圣贤,但讨论仍在等待后世贤才的深入。
汉朝朝廷无需再过分强调他的言论,自有像匡衡那样的人才能启发皇帝的智慧。
- 注释
- 清晓:清晨。
陈经秘殿:在秘殿中诵读经典。
关睢:《诗经》中的第一篇,象征婚姻和谐。
周公:周文王的儿子,有教化之功。
豹尾班:官服上的豹纹图案。
螭头:古代宫殿建筑中装饰的日晷头部。
前圣:古代的圣贤。
后贤:后世有才华的人。
汉廷:汉朝朝廷。
匡衡:西汉学者,以博学多识著称。
发帝聪:启发皇帝的智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秘殿中进行的经典学习和讨论的情景。开篇“清晓陈经秘殿中,关睢首化属周公”两句,设置了一个静谧而庄严的早晨场景,其中“陈经”指的是展示或陈列经书,“秘殿”则是皇宫中的某个专门用于学习和讨论经典的地方。这里的“关睢首化属周公”表明讨论的内容很可能是与周公有关的儒家经典,如《周易》或《周礼》,而“关睢”一词传达了一种深入研究的态度。
接着,“人穿豹尾班初上,日转螭头讲未终”两句描绘了学者们在殿中学习的情形。“人穿豹尾班”可能是对学者服饰的一种描述,其中“豹尾班”指的是古代官员所佩戴的装饰物,“初上”则意味着课程刚开始。后面的“日转螭头讲未终”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讨论还在继续中,学者们正如同日光移动一般,不断深入探讨。
下一部分“述作虽寻前圣远,讨论犹待后贤通”表明诗人认为尽管古代圣人的思想已经非常高远,但对于后来的智者来说,还有更多的理解和阐释空间。这里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态度。
最后,“汉廷无更矜他说,自有匡衡发帝聪”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朝廷不必过分依赖外来的智慧或建议的信念,因为内中已经拥有足够的智者来引导皇帝做出明智的决策。这里的“匡衡”指的是能够辅佐君主、匡正国政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秘殿中经典学习讨论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追求,以及对于国家治理智慧的自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义鹘行
林深结暝色,苍翠摇烟霏。
维时春夏交,众鸟巢高枝。
于中有双鹳,卵育常及时。
舂锄亦有托,旦夕欣相依。
雄飞远求食,雌来哺其儿。
啁啾聒人耳,坐厌腥风吹。
群雏半黄口,翅短争习飞。
间或遭弹射,滋味焉足奇。
弱者强之食,感慨徒伤悲。
海鹰何从来,鸷猛一何酷。
骞腾复盘旋,意欲喂饥腹。
老拳不空施,利嘴贪食肉。
鹳兮善护巢,飞鸣急驱逐。
鹰兮虽善扬,饕馋岂知足。
鸟雏赖生全,脱祸免茶毒。
扶弱在抑强,足以厉风俗。
岂不见兄弟怒阋墙,夫妻雠反目。
恤怜当救灾,敦姻须睦族。
禽鸟尚急义,人情何反覆。
吾言非箴规,履行宜自勖。
《义鹘行》【元·朱希晦】林深结暝色,苍翠摇烟霏。维时春夏交,众鸟巢高枝。于中有双鹳,卵育常及时。舂锄亦有托,旦夕欣相依。雄飞远求食,雌来哺其儿。啁啾聒人耳,坐厌腥风吹。群雏半黄口,翅短争习飞。间或遭弹射,滋味焉足奇。弱者强之食,感慨徒伤悲。海鹰何从来,鸷猛一何酷。骞腾复盘旋,意欲喂饥腹。老拳不空施,利嘴贪食肉。鹳兮善护巢,飞鸣急驱逐。鹰兮虽善扬,饕馋岂知足。鸟雏赖生全,脱祸免茶毒。扶弱在抑强,足以厉风俗。岂不见兄弟怒阋墙,夫妻雠反目。恤怜当救灾,敦姻须睦族。禽鸟尚急义,人情何反覆。吾言非箴规,履行宜自勖。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8467c681f8c4248138.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