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听 僧 吹 芦 管 唐 /薛 涛 晓 蝉 呜 咽 暮 莺 愁 ,言 语 殷 勤 十 指 头 。罢 阅 梵 书 聊 一 弄 ,散 随 金 磬 泥 清 秋 。
- 翻译
- 清晨的蝉鸣声中带着哀伤,傍晚的莺啼也充满忧愁。
她用手指轻弹琴弦,话语温柔,仿佛在倾诉衷肠。
- 注释
- 晓蝉:清晨的蝉。
呜咽:哀鸣。
暮莺:傍晚的莺。
愁:忧愁。
言语:话语。
殷勤:温柔。
十指头:手指。
罢阅:停止阅读。
梵书:佛经。
聊一弄:随意弹奏。
散随:飘散。
金磬:金属编钟。
泥清秋:融入秋天的宁静。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涛的《听僧吹芦管》。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秋天听取僧侣演奏芦管时的心境和情感。
"晓蝉呜咽暮莺愁,言语殷勤十指头。"
这两句描绘了早晨蝉虫的鸣叫声与傍晚莺鸟的哀鸣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淡淡的秋愁氛围。"言语殷勤"形容僧侣吹奏芦管时的音色亲切而深情,如同细腻的话语一般,从十指头中流淌出来,显得格外温柔。
"罢阅梵书聊一弄,散随金磬泥清秋。"
这里诗人提到自己放下手中的佛经(梵书),随意地吹奏了一曲芦管乐。这不仅展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他对音乐和禅意的追求。"散随金磬泥清秋"则是将听后的感受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仿佛那悠扬的乐声随着清澈的溪水在秋天的环境中流淌,带来一片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侣吹奏芦管这一行为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音乐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闲适生活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西台恸哭记
北风怒撼龙舟覆,十万貔貅葬鱼腹。
庐陵魁辅死燕山,颈血化为原草绿。
当时门下多俊材,鸟散云消那敢哭。
裂冠毁冕彼何人,俯首穹庐食雠粟。
辕门从事抱孤愤,芒屩潜行严濑曲。
肯随留叶立新朝,甘与方吴卧空谷。
溯风直上千仞台,采采溪毛荐寒渌。
歌残楚些招不来,萧瑟寒飙振林木。
仰天长恸天亦愁,山鬼惊啼猿踯躅。
冬青树下频往还,泪眼摩挲望天目。
凤逝龙亡王气消,日暮惊乌止谁屋。
褰裳几度濯江浔,尚恐尘污涴吾足。
帝曰巫阳汝下招,促驾青虬归玉局。
铙歌骑吹世空传,月表未成竟谁续。
毅魄虽埋神不没,仙游想在文山麓。
相逢握手共欷歔,细论兴亡泪如掬。
浮云倏忽风中烛,忠义千年有馀馥。
岿然荒冢钓台东,我欲乘风奠醽醁。
《读西台恸哭记》【明·何乔新】北风怒撼龙舟覆,十万貔貅葬鱼腹。庐陵魁辅死燕山,颈血化为原草绿。当时门下多俊材,鸟散云消那敢哭。裂冠毁冕彼何人,俯首穹庐食雠粟。辕门从事抱孤愤,芒屩潜行严濑曲。肯随留叶立新朝,甘与方吴卧空谷。溯风直上千仞台,采采溪毛荐寒渌。歌残楚些招不来,萧瑟寒飙振林木。仰天长恸天亦愁,山鬼惊啼猿踯躅。冬青树下频往还,泪眼摩挲望天目。凤逝龙亡王气消,日暮惊乌止谁屋。褰裳几度濯江浔,尚恐尘污涴吾足。帝曰巫阳汝下招,促驾青虬归玉局。铙歌骑吹世空传,月表未成竟谁续。毅魄虽埋神不没,仙游想在文山麓。相逢握手共欷歔,细论兴亡泪如掬。浮云倏忽风中烛,忠义千年有馀馥。岿然荒冢钓台东,我欲乘风奠醽醁。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2867c69d1434d50558.html
游郑氏池亭
主人发天秘,篱落成沧浪。
孤亭如凫珣,载我浮中央。
清飙扇巾帻,山翠滴壶觞。
游鱼聚檐影,飞絮骨海棠。
聊将倦游客,一笑酬年光。
森森万竿竹,飒沓驱商羊。
镜面乱浮沫,藻荇相扶将。
须臾动涟漪,草木耿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