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笼初月,柔丝如织。
青青隙,宿寒犹滞,啼莺无力。
这首《忆秦娥·隔湖望柳》由清代诗人沈允慎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柳树轻拂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诗意。
“东风急”,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氛围,春风急促地吹拂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紧接着,“两堤垂柳平湖隔”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湖水与两岸柳树相映成趣的景象中。平湖与两岸的垂柳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湖面与柳树之间仿佛被一层薄雾所隔,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感。
“烟笼初月,柔丝如织”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初升的月亮被轻烟缭绕,如同羞涩的少女般若隐若现,而柳树的枝条则如同织女手中的丝线,柔软而细腻,交织出一幅动人的景象。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睡眉冷眼曾相识,诗魂绾向青青隙”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记忆的怀念与感慨。诗人似乎在回忆与某个人或某个场景的相遇,那眼神中的冷漠与疲惫,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而“诗魂绾向青青隙”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即使是在平凡的缝隙中也能捕捉到诗意的存在。
最后,“宿寒犹滞,啼莺无力”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收尾,宿寒未消,莺鸟的啼鸣也显得无力,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整个画面在静谧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综上所述,《忆秦娥·隔湖望柳》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过往记忆的回味,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
刘侯诗格殆天全,初得西湖纪胜篇。
锦绣为肠供丽藻,鲸鲵作气吸长川。
静依北牖开樽俎,醉扫寒梢杂雨烟。
岁晚扁舟东去急,喜君高调重迁延。
中岩不知暑,但觉昼景长。
朝来出孤定,踽踽行西冈。
风泉漱石齿,松雨飞苍苍。
猿鸟亦我喜,鹿麋还相将。
乔林积翠下,粲然瞩孤芳。
冉冉抱绝格,霏霏浮暗香。
山祇善守护,每吐云雾藏。
寄言樵苏子,慎勿轻摧伤。
偶有寻真兴,携琴扣竹关。
岩头青嶂合,洞口白云閒。
火伏丹犹湿,棋残局已斑。
游人迷去路,疑是霍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