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秦娥.隔湖望柳》
《忆秦娥.隔湖望柳》全文
清 / 沈允慎   形式: 词  词牌: 忆秦娥

东风急。两堤垂柳平湖隔。平湖隔。

烟笼初月,柔丝如织。

睡眉冷眼相识诗魂绾向青青隙。

青青隙,宿寒犹滞,啼莺无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月(chū yuè)的意思:指刚出现的月亮,也比喻初次出现或初次经历的事物。

垂柳(chuí liǔ)的意思:形容柳树的枝条向下垂,比喻心情低落或失意。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冷眼(lěng yǎn)的意思:冷漠、冷淡地看待或观察某人或某事物。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诗魂(shī hún)的意思:指具有诗意或诗人般的情感和才华。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相识(xiāng shí)的意思:相互认识,互相了解

鉴赏

这首《忆秦娥·隔湖望柳》由清代诗人沈允慎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柳树轻拂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诗意。

“东风急”,开篇即点明了季节与氛围,春风急促地吹拂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紧接着,“两堤垂柳平湖隔”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湖水与两岸柳树相映成趣的景象中。平湖与两岸的垂柳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卷,湖面与柳树之间仿佛被一层薄雾所隔,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感。

“烟笼初月,柔丝如织”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初升的月亮被轻烟缭绕,如同羞涩的少女般若隐若现,而柳树的枝条则如同织女手中的丝线,柔软而细腻,交织出一幅动人的景象。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

“睡眉冷眼曾相识,诗魂绾向青青隙”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记忆的怀念与感慨。诗人似乎在回忆与某个人或某个场景的相遇,那眼神中的冷漠与疲惫,仿佛是岁月留下的痕迹。而“诗魂绾向青青隙”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即使是在平凡的缝隙中也能捕捉到诗意的存在。

最后,“宿寒犹滞,啼莺无力”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收尾,宿寒未消,莺鸟的啼鸣也显得无力,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整个画面在静谧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综上所述,《忆秦娥·隔湖望柳》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过往记忆的回味,以及对生命中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

作者介绍

沈允慎
朝代:清

字湘涛,号仲玫,仁和人,又坡女,文忠公从女,江苏州判、钱塘张锡元室。有《静怡轩》、《写香楼》、《咏月轩》诗词。
猜你喜欢

卜居智果方外以诗见寄次韵奉酬·其一

偶来湖上缉衡门,桐长脩柯竹有孙。

引策每从佳处去,望云桥下是西村。

(0)

次韵刘伯昌长官见赠

刘侯诗格殆天全,初得西湖纪胜篇。

锦绣为肠供丽藻,鲸鲵作气吸长川。

静依北牖开樽俎,醉扫寒梢杂雨烟。

岁晚扁舟东去急,喜君高调重迁延。

(0)

庐山杂兴·其七

中岩不知暑,但觉昼景长。

朝来出孤定,踽踽行西冈。

风泉漱石齿,松雨飞苍苍。

猿鸟亦我喜,鹿麋还相将。

乔林积翠下,粲然瞩孤芳。

冉冉抱绝格,霏霏浮暗香。

山祇善守护,每吐云雾藏。

寄言樵苏子,慎勿轻摧伤。

(0)

游九仙阁

偶有寻真兴,携琴扣竹关。

岩头青嶂合,洞口白云閒。

火伏丹犹湿,棋残局已斑。

游人迷去路,疑是霍童山。

(0)

依韵和查朝散赠新恩先辈

收得宫花上带春,绿袍仍共草争新。

发扬杜老诗无敌,盖覆吴侯政不神。

平地彩云看接武,一天明月负垂纶。

怪来濒海多儒士,龙阁从来是里人。

(0)

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其八

彷佛华胥一梦奇,斩新楼阁旧城池。

夜深犹有人家看,昼寝惟应燕子知。

疏雨有时三两点,好花何啻万馀枝。

诸公若肯相追逐,趁取春风烂漫时。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