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华 严 赜 讲 师 宋 /释 绍 昙 半 生 不 睹 德 云 翁 ,悬 想 经 行 在 别 峰 。破 一 微 尘 相 见 了 ,揭 翻 华 藏 十 三 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尘相(chén xiāng)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繁华景象,也可指尘世间的浮华和虚幻。
德云(dé yún)的意思:指道德高尚的云彩,比喻高尚的品德和道德操守。
华藏(huá cáng)的意思:华丽的珍宝藏在其中,比喻内部蕴藏着丰富的智慧或价值。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三重(sān chóng)的意思:指事物重复出现三次或层次分明,表示程度深厚、重要性高或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微尘(wēi chén)的意思:微小的尘埃或灰尘。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行在(xíng zài)的意思:指行动或举止显得很有分寸,适当而得体。
悬想(xuán xiǎng)的意思:指对未知事物或未来发展的推测和想象。
一微尘(yī wēi chén)的意思:一微小的尘埃,形容事物微不足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绍昙的作品《寄华严赜讲师》。诗人以德云翁为象征,表达对华严宗深奥佛法的理解和向往。"半生不睹德云翁",诗人说自己一生中未能亲见德云翁这样的高僧,暗示对其佛法造诣的仰慕。"悬想经行在别峰",通过想象德云翁在其他高峰修行,体现了他对佛法修行的崇高境界的揣摩。
"破一微尘相见了",意指通过深入理解佛法,洞察微小事物背后的真理,如同破开微尘,揭示其内在的广大世界。"揭翻华藏十三重",华藏经是佛教经典,"十三重"可能象征着佛法的层层深入或宇宙的多重奥秘。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华严宗法门的领悟,以及对佛法无尽宝藏的探索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抒发对德云翁的敬仰和对佛法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用《秋水词》韵
黛拂轻螺,看淡淡、两山青了。
须念我、笔花新落,休嫌潦草。
架上牛衣红泪在,梦中鸾信青天杳。
把归来、堂里话閒提,为伊道。翻绣谱,鸳针小。
书唐韵,龙香绕。且清尊互劝,瘦琴同抱。
风榻茶烟秋病思,月帘花气春愁料。
怎箫楼、一对可怜人,如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