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大士不起颂》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存在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通过“梁国令他魏国愁,渡江投水暗随流”的开篇,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历史上的两个国家——梁国与魏国,来象征人生的起伏与变化,如同历史的潮流一般,不可逆转。渡江投水,暗喻着生命的无常与追求解脱的决心。
接下来,“虽然寸土居无动”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生命本质的探讨。寸土,象征着个体的存在空间,即便身处其中,也难以改变其本质的静止与不动。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体在宇宙洪流中渺小而无力的感慨。
最后,“争奈双林树半秋”则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隐喻,双林树半秋,既描绘了秋天树木凋零的景象,也暗示了生命的衰败与终结。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更蕴含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自然现象的抽象化处理,表达了对生命意义、存在价值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宋代佛教思想与中国古典文学融合的独特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车灯
平原碎碾凄迷影,轻随画轮移去。
瘦借烟肥,昏怜雾隔,红晕马蹄尘土。残更四五。
正一点心焦,闷天难曙。
闪过垂杨,短长亭外数星聚。
高楼今夜睡未,料香篝倦倚,清梦谁煮。
翠袖占花,金钗剔焰,应念荒寒愁旅。纱笼细补。
浑不是罗帷,少年听雨。照醒离魂,不眠人最苦。
汉宫春.药洲访石图,为翁二铭学使题
花药澄湖,乍英光旧迹,辉映庭隅。
天教化工在手,璧合星枢。
莲亭志喜,胜苏斋、残拓临摹。
凭证取、题名掌上,当年陈九仙书。
邂逅章门持节,几留宾下榻,访古停舆。
新携换鹅妙墨,一笑披图。
山阴茧纸,比炎洲、片石何如。
羡使者、怜才似此,人间谁叹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