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过无非景,身閒足可诗。
《家信报仲子目疾已平用前韵》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家 信 报 仲 子 目 疾 已 平 用 前 韵 宋 /袁 说 友 岘 也 平 安 久 ,书 云 传 遽 迟 。意 宽 千 里 远 ,归 更 一 旬 期 。眼 过 无 非 景 ,身 閒 足 可 诗 。江 湖 终 欲 老 ,鸥 鸟 已 先 知 。
- 注释
- 岘:岘山,地名,在湖北襄阳附近。
平安:安宁,没有战乱。
书云:书信。
遽迟:快速,这里指书信传递缓慢。
意宽:心胸开阔。
千里远:形容距离遥远。
归更:回家更加。
旬期:十天为一旬。
眼过:眼前所见。
无非:只是,都。
景:风景。
身閒:身心闲暇。
足可:足够用来。
诗:写诗。
江湖:泛指世间,常指四处漂泊的生活。
鸥鸟:水鸟,象征自由和隐居生活。
先知:预知,这里可能指鸥鸟对作者归隐生活的理解。
- 翻译
- 岘山长久安宁,书信传递却缓慢。
心意宽广如千里,期待回家只需十天。
眼中所见皆为风景,身闲则足以作诗。
我终究想要在江湖中老去,而鸥鸟似乎早已知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所作的《家信报仲子目疾已平用前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健康的关心和对通信延迟的感慨。"岘也平安久",暗指友人病情已稳定,平安无事;"书云传遽迟"则流露出对消息传递缓慢的无奈。接下来,诗人宽慰友人,即使相隔千里,心宽意广,归期也不过十日之遥。
"眼过无非景",意味着诗人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景色足以慰藉心灵,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身閒足可诗"则表达了在闲暇之时,诗歌创作成为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最后两句"江湖终欲老,鸥鸟已先知",诗人以鸥鸟自比,表达出自己渴望归隐江湖,与鸥鸟为伴,共享宁静生活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北上于袁浦发家书
丈夫志四方,不受儿女羁。
苟怀万里志,劳勚何足辞。
昨发海陵城,今宿淮水湄。
附书于送徒,援笔中心悲。
亲亡两弟弱,支户惟中闺。
水旱岁频仍,全家常苦饥。
官租宜早办,西畴勤耘耔。
幼弟学易荒,肃恭承明师。
回首望螺山,先垄草离离。
远行恋所生,贫贱无归期。
苟能行直道,何惧路险巇。
长安多亲旧,音驿日夜驰。
纸短苦意长,挑灯重封题。
欠伸启篷窗,月落村鸡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