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自嶓冢,东注经襄阳。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观 汉 水 唐 /梁 洽 发 源 自 嶓 冢 ,东 注 经 襄 阳 。一 道 入 溟 渤 ,别 流 为 沧 浪 。求 思 咏 游 女 ,投 吊 悲 昭 王 。水 滨 不 可 问 ,日 暮 空 汤 汤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流(bié liú)的意思:指不流泪,不哭泣。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发源(fā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源头。
溟渤(míng bó)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茫茫无边。
求思(qiú sī)的意思:寻求智慧,追求思考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思咏(sī yǒng)的意思:用心地思考和吟咏,表达内心的感悟和情感。
汤汤(shāng shāng)的意思:形容水流涌动、汹涌澎湃的样子。
一道(yī dào)的意思:指同一方向或同时发生的事物。
游女(yóu nǚ)的意思:指流浪在外的女子,多用来形容行踪飘忽、无固定居处的女性。
- 翻译
- 源自嶓冢山脉,向东流经襄阳城。
这条水流汇入大海,其中一支成为沧浪河。
寻求对游女的思念与哀歌,悼念悲凉的昭王。
水边的遗迹已无法探寻,夕阳下只余汤汤流水声。
- 注释
- 嶓冢:古代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境内。
襄阳:古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市。
溟渤:古代指东海或渤海。
沧浪:古代河流名,长江支流汉江的一条支流。
游女:泛指在水中游玩的女子,可能象征昭王的妃子或传说中的神女。
昭王:楚国的国王,这里指楚昭王。
水滨:水边,河边。
汤汤:形容水势浩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通过对汉水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流露。首句“发源自嶓冢”点明了汉水的起源,其后“东注经襄阳”则描绘了其流向,展现了汉水的辽阔与奔腾。
接着,“一道入溟渤,别流为沧浪”表现了水流分叉后的情景,其中“溟渤”和“沧浪”都给人以浩瀚无边之感,通过对比增强了汉水的壮丽与复杂。
在“求思咏游女,投吊悲昭王”一句中,诗人将视线转向历史人物,透露出对古代美女和英雄王者的怀念与哀思。这里的“游女”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女或美女,而“昭王”则是历史上的英主,这两者都是诗人心中难以释怀的人物形象。
最后,“水滨不可问,日暮空汤汤”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历史沧桑的无尽感慨。汉水岸边的景色在夕阳的映照下变得更加苍茫,似乎在提醒人们世事难以询问,只能任凭时光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人物的怀念,传达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往的无尽追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李明府
千山纷嵂崒,医闾复嶙峋。
葱翠两相望,烟云互主宾。
中有琅玕室,所居唯仙人。
仙人伊何者,柱史疑前身。
托迹宦斯土,然犀照民情。
口饮辽河水,胸怀紫塞冰。
计禄给饘粥,不为俗所营。
连山具慧眼,嘉名报枫宸。
知遇无定秩,行将泽垓垠。
荒词似近谀,不为达者称。
欣此菡萏艳,嘉时庆弧辰。
膏雨满阡陌,爽然进瑶尊。
我老附民后,伛偻从众宾。
将酿玉为醑,将劈麟为羹。
长年莫可托,郁郁东海椿。
侈言兼诞想,恐被使君嗔。
聊倾荷盖露,清洁向君陈。
送卞庆公任宁州牧
送君游宦指彭湖,枫驿霜晨塞月孤。
彩鹢服官辞北阙,板舆奉母莅南都。
家声世德开金镜,才品名高映玉壶。
清署花明招酒客,春田水足劝耕夫。
调羹欲列盐梅位,握篆先分剌史符。
漫道古稀余老矣,伫看振翮展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