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卯端午与太岳同作》
《乙卯端午与太岳同作》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前尘隐隐迢迢,红染榴花未消

万里沧溟饮马,一年佳节鸣蜩

纫兰不尽离骚意,采艾愁闻屈突谣。

我有绿天堪避暑,任他门外火山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暑(bì shǔ)的意思:避暑指的是为了避免炎热天气而采取措施,通常指到凉爽的地方度过夏天。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采艾(cǎi ài)的意思:采摘艾草。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火山(huǒ shān)的意思:形容愤怒或激动得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

佳节(jiā jié)的意思:指美好的节日或喜庆的日子。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榴花(liú huā)的意思:比喻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鸣蜩(míng tiáo)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持久。

前尘(qián chén)的意思:指过去的事物或经历

屈突(qū tū)的意思:屈服、低头

纫兰(rèn lán)的意思:指女子纺纱时手指灵巧,纺线顺利,比喻工作顺利且出色。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未消(wèi xiāo)的意思:未消指尚未消失或结束,还在持续进行中。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饮马(yìn mǎ)的意思:指在马上喝酒或饮水。也用来形容行进中的人或事物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林朝崧所作的《乙卯端午与太岳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端午节的传统记忆和感慨,以及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首句“前尘隐隐梦迢迢”描绘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模糊回忆,犹如梦境般遥远。接着,“红染榴花泪未消”以榴花盛开象征节日气氛,但泪水未干,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

“万里沧溟初饮马”借马饮水比喻诗人长途跋涉,可能寓指人生旅途的艰辛。“一年佳节又鸣蜩”则点明端午节的到来,蝉鸣声中透露出时光流转和节日的孤独感。

“纫兰不尽离骚意”引用屈原的《离骚》,通过纫兰(端午习俗之一,佩戴香草)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采艾愁闻屈突谣”进一步强调对屈原遭遇的同情,同时暗含对现实困境的忧虑。

最后两句“我有绿天堪避暑,任他门外火山焦”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决心,即使外界环境如火如荼,诗人仍坚守内心的清凉世界,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既体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弱子

渊明怜弱子,戏侧有馀欢。

欲授嬉春曲,先分守岁盘。

宜男多种草,待女更滋兰。

未有田园业,遗安恐未安。

(0)

送人之燕中·其一

万里燕山势,长蛇带塞雄。

边王来大辈,朔马满离宫。

万户哀笳里,三关大帐中。

园陵君莫问,衰草自无穷。

(0)

剑池作·其一

闻道阖庐剑,三千泉下藏。

扬精为虎气,逆理是鱼肠。

露滴梧宫冷,烟流鹤涧长。

坟西邻紫玉,山鬼绮罗香。

(0)

幺凤还·其二

两日辞仙掌,含愁似忆家。

珠应归石氏,凤本出桐华。

绿衬千重萼,丹凝一片砂。

儿童怜爱甚,只恐损纷葩。

(0)

王观察招食嘉鱼率赋兼以为别·其二

南有谁知汝,来从大小湘。

金盘频作鲙,玉箸尽含香。

饮燕嗟难再,离忧正未央。

何当临丙穴,更与使君尝。

(0)

嘉鱼·其一

峡口嘉鱼少,多生大小湘。

天寒方出水,味好为餐霜。

丙穴冬春异,辛盘旦夕香。

无人来汕汕,南有是羚羊。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