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徐内翰见讯》
《答徐内翰见讯》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早春曾记傍金台,花下逢君识异才

恩并三朝殊赉渥,班联四辅近颜开。

宫籍府连东璧,彩笔词垣切上台

清暇子虚如有问,可能促席衔杯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班联(bān lián)的意思:指人们在团结一致的基础上,共同努力,形成一个紧密的团队。

笔词(bǐ cí)的意思:指写作、创作时用的词句。

彩笔(cǎi bǐ)的意思:指文笔华丽、多彩多姿。

促席(cù xí)的意思:指催促或督促人离席。

词垣(cí yuán)的意思:指文字的墙垣,比喻文字的丰富和深厚。

宫籍(gōng jí)的意思:指官员的名册、档案。也用来形容官僚体制下的官员。

金台(jīn tái)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地位。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上台(shàng tái)的意思:登上舞台或讲台,开始表演或演讲。

四辅(sì fǔ)的意思:指帮助和辅助国家治理的四个重要方面。

衔杯(xián bēi)的意思:指饮酒时举杯,表示敬酒或祝酒。

异才(yì cái)的意思:指与众不同的才能或能力。

早春(zǎo chūn)的意思:早春指的是春天初期,即冬季过去但尚未完全进入春季的时候。

紫宫(zǐ gōng)的意思:指皇宫、宫殿。也用来形容华丽、富丽堂皇的建筑或场所。

子虚(zǐ xū)的意思:虚假、不真实

鉴赏

此诗《答徐内翰见讯》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徐内翰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还蕴含着对友情、才华以及官场地位的感慨。

首句“早春曾记傍金台”,以早春时节为背景,金台象征着繁华与权力的中心,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遇的地点和环境,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怀旧的氛围。接着,“花下逢君识异才”一句,点明了两人相遇时的情景,同时也赞美了友人的独特才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欣赏和敬佩。

“恩并三朝殊赉渥,班联四辅近颜开”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友人的恩遇比作三朝皇帝的赏赐,同时将友人与朝廷高官并列,表现了友人在官场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也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成就的自豪之情。

“紫宫籍府连东璧,彩笔词垣切上台”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权力与文采上的双重成就,紫宫、籍府、东璧、词垣、上台等词语,既形象地展示了友人的官职和文学地位,又暗含了对友人生活奢华与才华横溢的赞美。

最后,“清暇子虚如有问,可能促席慰衔杯”两句,以假设的对话形式,表达了诗人愿意随时陪伴友人,共享酒宴之乐的愿望,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相遇、交往、成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友情诗。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待月二首·其二

待月西楼卷翠罗,夜天如水泻银河。

夜深朗韵徘徊久,竹露无声坠碧柯。

(0)

听蛙

小雨廉纤四望空,鸣蛙阁阁近房栊。

问安已了无他事,只为沉吟坐漏终。

(0)

霜叶飞.重九登西歧山用周清真韵

乱烟低草。寻秋路,残蝉声断林表。

画溪弯处石桥斜,指呗关幽悄。看一线、潮青破晓。

孤筇闲倚群峰小。

待换酒人还,试共插、茱萸弄影,夕霁红照。

波外又掠征鸿,湖阴漠漠,片云诗被催到。

半天铃语惊新霜,更暗添凄抱。笑海角、游踪倦了。

柴桑思谱归来调。

但细与、黄花约,明岁东篱,醉朋休少。

(0)

菩萨蛮.落花声

金铃响歇香魂弱,春归只有莓苔觉。

睡蝶几曾惊,东风吹地轻。

似闻春太息,长在阑干侧。

临去尚清狂,和蜂敲纸窗。

(0)

归途杂述·其十

行行履周道,路远道则平。

既不忧颠蹶,何况挂棘荆。

小车超我前,忽闻班班声。

回头频讶我,有径胡不行。

却立笑相谢,各自适其情。

(0)

将抵清丰载园刺史约纡道游一味庵.看海棠得绝句二首·其一

植棠院里看年年,又结风尘邂逅缘。

底事多情抛不得,也应唤作海棠颠。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