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兮幽幽,箕水兮浟浟。
山可耕兮而樵,水可饮兮而游。
我于世兮无求,彼何故兮遗我以忧。
这首《箕山操》是明代诗人陈琏所作,通过描绘箕山与箕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诗中“箕山兮幽幽,箕水兮浟浟”两句,以“幽幽”和“浟浟”形容箕山的静谧与箕水的潺潺流动,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接着,“山可耕兮而樵,水可饮兮而游”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自在,他似乎在说,山可以耕种,水可以饮用,这样的生活简单而满足。
然而,诗人的内心并非完全无忧无虑。“我于世兮无求”,表明他对世间功名利禄并无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彼何故兮遗我以忧”则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困惑,似乎在问世间为何给他带来忧虑。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感表达,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追求精神自由与现实世界之间挣扎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箕山操》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意义、人生态度的深邃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双重探索。
澹于寒雾乱于丝,无点无声落不知。
轻助雪痕归麦垄,暗随春气入梅枝。
踏苔立久微沾屐,绕竹吟馀渐著髭。
翻忆满身珠䍡?,江头闲把钓蓑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