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江波钓,田侵海树耕。
诗异石门思,涛来向越迎。
此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首句“白云峰下城”即将读者带入一座位于白云峰下的城市,背景雄伟而宁静。紧接着,“日夕白云生”则描绘出时间流转与自然变化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时光的深刻体会。
“人老江波钓,田侵海树耕”两句,则从宏观角度展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作用的情景。"人老"表达了岁月流逝,人事变迁,而"江波钓"和"田侵海树耕"则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在江海之滨的劳作场景,以及田园与海岸线相互交错的生态关系。
“吴山钟入越”一句,通过钟声传递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情思,而“莲叶吹摇旌”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让人仿佛能听到微风中莲叶的轻轻摆动声。
最后,“诗异石门思,涛来向越迎”两句,则将诗人的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在这里,“诗异”表明了诗意之独特,“石门思”则是对某个特定地点的情思寄托。而“涛来向越迎”则形象地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江水,似乎在欢迎着远方而来的友人。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吴田膏腴亩壹钟,吴地有米皆宿舂。
吴人畏水不畏旱,只愁围满田水满。
家家护围如护墙,老少罱泥河水傍。
前年差夫运官木,半岁风餐并水宿。
去年处处捉逃军,白日家家深闭门。
两年无力修围岸,河水入田天不管。
今年官令催修围,河深罱泥泥亦无。
岸傍在处无剩土,撑船远向南山取。
大围浩渺如望洋,小围不啻千亩强。
田家船小无十斛,低岸长围何日足。
朝输百船防罅漏,暮输百船防水口。
船去船来来去频,岸上何曾土加厚。
问君围岸何当成,请君少待南山平。
古笔以竹资简牍,椎朴迟钝古所服。
后人制颖乃神速,工巧有馀拙不足。
书契而下篆籀续,鲁壁汲冢光煜煜。
张钟嗣兴尚圆熟,妙用允属中山族。
吴兴作者首冯陆,温氏父子踵其躅。
翰林雄文联巨轴,重之不啻连城玉。
纷纷末工事角逐,文犀象管炫凡目。
吁嗟温生老而秃,世无具眼甘退伏。
百金不售久韫椟,安得一用古制复。
呜呼安得一用古制复,书契载睹羲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