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午杂诗·其一》
《壬午杂诗·其一》全文
宋 / 杨冠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黄屋非尧意,讴歌有启归。

德参羲昊古,事与汉唐非。

喜气传千嶂,皇风九围

胡亡固无日智勇沈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皇风(huáng fēng)的意思:指君王的风采和威严。

九围(jiǔ wéi)的意思:围绕某人或某事物的人或事物总共有九个。

沈机(shěn jī)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坚守信念,不屈不挠。

无日(wú rì)的意思:没有一天;每天都

喜气(xǐ qì)的意思:形容喜庆气氛浓厚,充满喜悦和幸福的样子。

讴歌(ōu gē)的意思:赞美、歌颂

智勇(zhì yǒng)的意思:智慧和勇气的结合

注释
黄屋:指帝王的宫殿,这里代指皇权。
尧意:尧帝的意愿,象征着简朴和民本。
讴歌:歌唱赞美,表达对明君的期待。
启归:开启归向,暗示人民渴望回归正道。
羲昊: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形容美德深远。
九围:古代称九州或九域,泛指全国。
胡亡:胡人灭亡,暗指外敌。
沈机:深藏不露的计谋,隐喻智勇之士等待时机。
翻译
华丽的宫殿并非尧帝本愿,百姓的歌声中充满回归的期待。
美德如同羲和、昊天般古老,行事却不同于汉唐时期。
喜悦的气氛弥漫在崇山峻岭之间,皇朝的仁风遍及广阔的疆域。
胡虏灭亡之日必定来临,智慧和勇气早已埋伏等待时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冠卿的作品,名为《壬午杂诗(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倾向。

“黄屋非尧意”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王尧舜时代的黄屋之美好而感到不满,这种理想化的追求在当时已经变得遥不可及。紧接着,“讴歌有启归”则透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和礼仪的尊崇以及渴望回归自然真诚的生活状态。

“德参羲昊古,事与汉唐非”中,“德参羲昊古”意味着诗人希望自己的道德能够追溯到古代圣贤,而“事与汉唐非”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发展变化的认知,即现实中的事情已经不能简单地用古代汉唐时期的事物来解释。

“喜气传千嶂,皇风浃九围”显示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被大自然传递到了遥远的地方,而“皇风浃九围”则象征着帝王的威仪和权力范围广泛达到了九个边疆地区。

最后,“胡亡固无日,智勇旧沈机”表露了诗人对于外敌(胡)侵扰的忧虑,以及对于古代英雄人物智慧和勇气的怀念。这里的“旧沈机”可能暗指历史上某些英杰的沉默或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现实世界复杂多变和民族危机的深刻感慨。

作者介绍

杨冠卿
朝代:宋   字:梦锡   籍贯:江陵(今属湖北)   生辰:1138-?

杨冠卿(1138-?)南宋诗人,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举进士,为九江戎司掾,又尝知广州,以事罢。晚寓临安。闭门不出,与姜夔等相倡和。冠卿才华清俊,四六尤流丽浑雅,淳熙十四年(1187),编有《群公词选》三卷(已佚),自序曰:“余漂流困踬,久客诸侯间……时有所撄拂,则取酒独酌,浩歌数阕,怡然自适,似不觉天壤之大,穷通之为殊途也。”著有《客亭类稿》十五卷。《彊村丛书》辑有《客亭乐府》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无题·其三

兔走乌飞有底忙,相思应断九回肠。

新声谩说朱弦好,旧恨谁怜白画长。

玉虎水寒犹汲井,金猊火冷尚添香。

星桥影淡秋无迹,碧海青天路渺茫。

(0)

九日与戴松崖汤俟庵赏菊

门外衣冠次第来,斯文良会喜相陪。

天垂晴碧雨初过,菊带寒香花正开。

人世不须伤往事,篱根聊共醉深杯。

东风指日回春意,还约书窗看早梅。

(0)

送王述之升山西宪长

龙蟠金敕下长安,宪副承恩又转官。

鸷鸟乘秋霜翮健,法星垂彩夜光寒。

五陵父老遮骢马,三晋云山识豸冠。

料得轻车行熟路,片言折狱信非难。

(0)

元夕分韵得红字二首·其二送王尚文少参致政还金陵

霄汉功名志未伸,便从岩穴问通津。

江东国士无双士,林下閒人见一人。

门近清淮多白鸟,堂开绿野断红尘。

五千书卷床头在,旧业弓裘未是贫。

(0)

春雪

入臈宜三白,春风底用赊。

漫空欺柳絮,著树失梨花。

顷刻成行潦,微茫没浅沙。

眼前应有象,人事尽浮华。

(0)

成化乙巳关中苦旱

东风转岁律,对景不成观。

微雨未沾足,田畴复枯乾。

连村绝烟火,比屋皆伤残。

民生与鬼邻,疫疠仍相干。

匡时愧无策,抚膺空长叹。

我欲叩天阍,恨乏凌风翰。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