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
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人以精炼的笔触勾勒出峨嵋山的春日景色。"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表明诗人在高耸的山峰之上,看到了尚未融化的春雪和如织的白云,这里“万仞”形容云层的深厚与绵密,而“经春雪未残”则描写了春天即将过去,雪也随之消融的情景。
"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进一步展现了季节的更迭和自然界的变换。到了夏季,山间的雪已经融化一空,而江河变得充盈;阳光普照之下,蜀中的楼阁仍旧带着凉意,这里“夏消”指示了季节的流转,“晴照蜀楼寒”则是对空间和气候的一种描写。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这一句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环境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里“造境”可能指的是寺庙之类的地方,“知僧熟”则是说诗人对这些地方的了解如同寺庙中僧人的日常生活一样熟悉;而“归林认鹤难”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某些事物(如鹤)的认识并不容易,需要静心观察。
"会须朝阙去,秪有画图看"最后一句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宿命感。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离开这片美丽的山水,而只能通过绘画来回味这份美好。这里“会须”表达了时间上的必然性,“朝阙去”则是说诗人将要前往皇宫或朝廷的地方;而“秪有画图看”则是在强调,未来对于这次经历的记忆,只能通过画卷来回顾。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功力,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怀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金钩花绶系双月。腰肢软低折。揎皓腕,萦绣结。
轻盈宛转,妙若凤鸾飞越。无别。香檀急扣转清切。
翻纤手飘瞥。
催画鼓,追脆管,锵洋雅奏,尚与众音为节。
当时妙选舞袖,慧性雅资,名为殊绝。
满座倾心注目,不甚窥回雪。纤怯。
逡巡一曲霓裳彻。
汗透鲛绡肌润,教人传香粉,媚容秀发。
宛降蕊珠宫阙。